现在的中国家庭早已不存在吃喝不足的问题,为什么养个孩子还是这么费劲这么多问题呢?

正所谓新时代新问题。虽然物质水平和上两代人相比有了绝对的提高,也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

前几天一位婆婆给我留言抱怨,儿子儿媳妇都不会做饭,孩子今年才两岁,整天跟着吃外卖,进入寒露之后,冰箱里囤了一堆丸子和菜,每天晚上就煮火锅吃,已经连续吃了一个月了。上个月孩子感冒了,两三天药就好了,可是因为吃火锅,孩子竟然开始咳嗽,咳得吃饭不香、睡觉不踏实,去医院检查才知道孩子脾胃虚弱了,都是整天吃火锅惹的祸!

冬天实在太冷了,人也变得懒洋洋,在家里做饭也成了头疼的事,很多年轻宝妈都是靠外卖或者家里煮火锅来解决三餐,但是这可苦了孩子,降温后孩子自身的免疫力本就不足,饮食不合理,又容易伤到孩子的脾胃,

俗话说“脾胃一伤,百病由生”,一旦出现了积食、脾虚的现象,感冒、发烧、咳嗽,甚至发育迟缓等各种问题就找上了孩子。

4种食物,儿科医生发话了:让娃积食体质弱,别再喂了

池州市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顾倩说

两岁的孩子一般是不能吃火锅的,因为火锅是属于燥热容易上火的食物,不适合儿童的肠胃,儿童肠胃消化功能发育还不是很完善,饮食尽量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过于油腻以及燥热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以下4种食物也要注意,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

1、口味重的食物

对年轻的父母来说,寒冷的冬天,吃热腾腾的火锅暖身体,是一件很惬意的事,但是作为宝爸宝妈,要考虑到孩子的脾胃能否接受。

火锅中的丸子营养价值远比不上真正的肉,很难消化,给脾胃增加负担,而火锅底料和蘸料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更是不适合,还会妨碍发育。

2、甜腻食品

对于甜食,对孩子似乎有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爱甜食几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甜食会刺激人脑产生更多的多巴胺,使人感觉到快乐和兴奋,中医认为适当的吃点甜食可以有益于脾胃之气。

但物极必反,宝宝本身自控能力差,往往控制不住量。宝宝甜食吃多了,反而不利于脾胃的运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胰腺的负担,容易导致宝宝胃胀气。

3、寒性食物

中医常说“胃喜暖而恶湿寒”,这也就是说,过量的进食寒凉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冬天食物凉得快,宝妈们在给宝宝喂餐时,要注意饭菜的凉热,及时加热。

切记不要让宝宝吃太多寒性食物,孩子的体内阳气旺盛,又活泼好动容易出汗,所以大部分都不喜欢吃“热食”,粥要晾凉了喝,水也要喝凉的,这些最好及时制止。

冬季应该多吃热性食物,从而保护宝宝脾胃健康。

4、辛辣食物

“吃辣”成了人们饮食中的常态,但是我们知道,“辣”是痛觉,并不是味觉,宝宝的脾胃娇嫩,对辛辣的食物敏感,如果给孩子吃辣味的食物,容易刺激胃肠粘膜和呼吸道粘膜,导致孩子咳嗽,消化功能紊乱,脾肺受损,消化运化营养的功能下降。

冬季带娃:不妨多喝一水养脾胃

孩子容易经不住诱惑,就要父母控制好孩子的饮食,别等影响孩子的发育和健康再后悔。

此外,冬季是养护脾胃的好时机,提高胃肠消化和脾脏运化功能,平时多喝点鸡内金,鸡的胃很厉害,养鸡的人都会在食物中撒一点沙子、石子,帮助鸡研磨食物。

内金是鸡的胃(鸡胗)里面那一层黄色的膜,它是非常重要的药物,张锡纯认为内金:不但能消脾胃之积,无论脏腑何处有积,内金皆能消之。

简单地说,内金可以消掉脏腑里面积年累月的垃圾,能把你身体里各种各样的“瘀滞”都化掉。

长期以来,中医在运用鸡内金调理脾胃时发现,单独使用进行滋养还不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因此在配方上面一直不断改良,最终研制出了以鸡内金、山楂、麦芽、 山药、莲子、艾实、白扁豆、 茯苓、益智仁、沙棘叶、橘皮、蜂蜜、水12种食材熬制出的【山楂内金膏】。

这12味食材各有益处,按照配方组合在一起使用,可充分发挥调和脾胃、滋养作用。

用起来也简单,一袋冲水就行。每天喝,不用多,坚持喝。饮食上帮助身体不要淤堵,我们的身体气机自然的循环起来,胃自然会慢慢变好。

都说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

它浓稠厚实,带着些许自然的花香气,每一滴都是真正浓缩的精华。且配料仅有食材,吃着健康又营养。

膏方采用64倍原料反复煎煮提取,把所有食材经过12小时浸泡、3道提取、4次浓缩,把食材有效成分几乎全部提取出来,炼制的目的是针对原材料的精华反复浓缩成膏滋,从而达到高度浓缩,把精华锁在膏滋里。

食用时只需一袋,再兑100~150ml温水化开即可,非常方便。喝起来香甜可口,喝完就感觉有丝丝暖流在胃里流动,舒服的很~

简单又常见的几样东西,日常随处可见,搭配起来却力量倍增。还加入了蜂蜜,还增加了风味,口感清香醇厚,酸甜可口。早饭晚饭后一杯山楂内金膏,开胃导滞助消化!

每天泡一杯,积食、脾虚的症状就会得到改善,还能强健脾胃,促进消化,有助于吸收营养,促进体质的发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