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課桌》中,徐敬凱是很多人比較關注的小朋友。媽媽對他的嚴格教育,讓很多人有點喫驚。她的教育理念:“孩子沒有快樂的童年”。可能是這樣的一種教育,讓徐敬凱有些不自信,一直生活得有點壓抑。

徐敬凱融入一個集體需要的時間比較長。雖然他的某些才藝非常好,但是不願意展現自己。這給老師們留下遺憾。

葉一茜的遺憾被彌補

老師們和孩子們一起參加一個活動,隨意抽取一張小紙條,回答上面的問題。葉一茜拿起一張紙條,彷彿沒有按照紙條上寫的內容念出來,而是想出了一個問題。她給高秋梓使眼色,可能是兩代人之前商量好的,兩人異口同聲地說:“徐敬凱沒有跳舞”。這是她們的遺憾。

在節目中,徐敬凱一直沒有跳舞,讓她們一直記在心裏。他媽媽說他的舞蹈跳得很好,但是他就是不願意展現。可能是在一個比較陌生的環境裏,他放不開。

像徐敬凱這樣的孩子有很多,只有在非常熟悉的環境或人面前,他們才願意展現自己。其實,這是給自己設置了很大的限制。可能是他們不夠自信、不願意分享、對陌生的環境比較膽怯等。

在節目中,徐敬凱大多數時候都是一種冷漠的表情,彷彿什麼事都與我無關。這讓他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很難融入到一個集體之中。

關於跳舞這件事情,葉一茜多次勸他,他都不願意跳。他內心的心結彷彿一直沒有打開。改變是痛苦的,他不願意跳舞可以理解。

他們在一起的時間有10多天,算是彼此都比較熟悉的人。高秋梓多次引導他,希望他可以跳舞。

跳舞不在於好壞,重在參與。只要開心地玩耍,敢於去嘗試,老師們可能就覺得很欣慰了。

徐敬凱媽媽對他的要求比較高,可能讓他養成一種不太好的心態。做不到很好,就不要輕易去表現自己,不然會很丟臉。這或許是他不願意跳舞的原因。

徐敬凱在節目中的表現,可以看出他的心理存在一些問題。他的學業以及才藝都很不錯,如果心理問題得到改善,他可能會有更美好的未來。

在節目最後一期,徐敬凱終於突破了自己,願意去展現自己的舞蹈。這份勇氣非常讓人感動。葉一茜和高秋梓的遺憾得到彌補。

一個人想要有很大的一種轉變,需要克服自己的心理問題,這確實不容易。徐敬凱勇敢地邁出這一步,說明他成長了。這可能是他在《親愛的小課桌》中最大的收穫。

徐敬凱跳舞一鳴驚人

徐敬凱跳舞的時候,整個人的狀態立馬就不一樣了。他的舞蹈吸引衆人的目光,全都目不轉睛地看着他。這個時候,他展現出來的自信以及個人能力讓他非常有魅力。

當一個人有不同的心境時,他展現出來的狀態就會完全不一樣。如何讓孩子一直維持在一種比較好的狀態裏,這是父母該關心的事情。父母應該多給孩子一些支持和鼓勵,不要吝嗇自己的讚美。

陳宥維看到徐敬凱的舞蹈後,說出了這樣一句話:“一跳就是一鳴驚人”。這能看出他的個人能力比較強。他之前不太願意展現自己,說明他的心理存在問題。

可能是徐敬凱的媽媽太注重才華,而忽視了他的內心。媽媽曾說:“他是別人家的孩子”,說明他的能力很強。媽媽不希望他驕傲,就一直是一種“打擊式”的教育,讓他有點鬱鬱寡歡。

徐敬凱跳完舞蹈之後,葉一茜有一點激動,直接親吻他。這是多麼的難得。

葉一茜一直輔導和引導徐敬凱,兩人之間產生了一些情感連接。她看到他突破自己之後,非常的開心。她有一種莫名的驕傲,彷彿看到“自己的孩子”突然長大了。

葉一茜的遺憾得到彌補,參加《親愛的小課桌》算是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局。

一個人想要改變自己,確實不容易。這個需要有人引導,需要給他時間,才能慢慢地改變。

徐敬凱用10多天的時間改變自己,非常了不起。心理問題,可能在小的時候比較容易改變,長大之後想要改變很困難。

不管是孩子還是父母,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如果父母能夠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並糾正,那孩子的生活會多一些歡樂。這五本關於心理學的書籍,值得你去看一看。5本書不到50元,非常實惠。

徐敬凱最開始的時候,連自己的名字都願意說。他的眼神有點黯淡無光,臉上沒有一點笑容。這樣的他,看着挺讓人心疼。

他跳舞很好,但是沒有跨越心裏的那道坎,不願意展現自己。一個小孩子一直面無表情,說明他對生活喪失了一些信心,把自己封閉起來,不願意與人分享自己的任何事物。

在生活中,這樣的孩子有很多,活在一個特別自我的世界裏,與孤獨爲伴。這個孤獨不是沒人陪伴,而是內心沒人能懂。

徐敬凱算是一個蠻幸運的人,把自己一些不好的東西展現出來,讓更多人看到了。葉一茜、傅首爾、教育專家等人給了他父母很多建議或對教育的思考。葉一茜給他很多積極正面的引導,讓他成長了。這可能會讓他的人生髮生一些改變,而且是變得越來越好。

教育孩子,關注孩子的內心可能比關注孩子的才華更重要。有些非常有才華的人,內心存在一些問題,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早早地離開這個世界。這讓人很惋惜、遺憾。

最後,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這樣,孩子的生活可能會多一些歡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