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因为家长怒退家长群的新闻上了热搜,我立刻问了我在当高中班主任的同学,对此事他怎么看?

同学说:别说家长想要退出家长群,我们比任何家长都想退群。家长总是没完没了地在群里问“我这个孩子怎么样”“今天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家长对孩子过度关心,导致我下了班回家后还要继续工作。我也有孩子、也要辅导作业、亲子作业,有些家长反而觉得我们的态度不好,没有及时回复信息。

同学的回答我早就猜到,老师工作强度大不大,肯定大。女儿幼儿园的老师因为有家长没有配合完成亲子作业在家长群里怒斥:

“你们以为我们当老师很轻松吗?我们除了教孩子,下课后还要备案、准备学校的检查、撰写各种报告……你们当家长就花十几二十分钟陪孩子完成亲子作业有那么难吗?天天说工作忙,有我们忙吗?”

没想到一位家长回怼:“这些话你应该去向学校反映,给你安排了这么多工作。而且既然你选择了当老师,就该知道老师的工作量有多大,你当老师也是有工资的,不是白干的。就像环卫工人,不能因为地上很多垃圾就在那抱怨,如果要抱怨,可以向学校提交辞职报告。”

此话一出,看似双方都占理,却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出发点——家长群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是为了加强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如果这种沟通方式存在很大的误会,就说明这种方式不可取。

想想我们小时候家长和学校的沟通方式是什么?每个月月考结束后、每个学期末的家长会,将孩子本月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进行沟通交流;老师挨家挨户地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相互体谅,而不是看着家长交上来的信息表就自以为了解了学生家庭情况,孩子做不好,劈头盖脸就把家长一通骂;针对个别有问题的孩子,老师还会三番五次地与家长电话沟通,或者请家长到学校面对面沟通。

当五尺男儿在家长会上被老师点名批评说不在家长群里回复大声哭泣时,我们深切体会到: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人是容易的。

老师不易,家长也不易。

一位有35年教龄的老师说,学校和家长的关系应该是合作伙伴,而不是冤家对头。学校的责任是教会孩子知识内容,家长的责任是管好孩子认真的学习态度,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孩子,让孩子养成对自己负责的习惯和要求。

有的老师年轻,说话语气较重,但家长不可不懂事,彼此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不能因为你的一时口舌之快,把大人的怨气都转嫁到孩子身上。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