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十一”網購狂歡即將來臨,各大電商購物平臺紛紛通過預售和打折活動吸引消費者的目光。“雙十一”期間也是網絡詐騙活動爆發的高峯期,冒充網絡平臺客服退款、刷單詐騙等形式層出不窮,讓人防不勝防。下面就是一個文山的真實案例:

近日,家住文山某一轄區的羅女士(女,27歲)在淘寶平臺上購買了一件200元的衣服,對方客服聲稱衣服質量有問題爲由進行退款,最終被騙走19.7萬餘元。

原來,10月7日16時許,羅女士接到一個陌生女子打來的電話,聲稱:羅女士在淘寶上買東西的衣服質量有問題,並稱在她家買的衣服客戶都要退賠200元,客服叫羅女士加對方的QQ,加好後,客服退了500元給羅女士,客服稱退多了,叫羅女士把300元錢退回去。羅女士退回300元時,對方系統總是出錯,叫羅女士轉4678元給對方進行解凍。

按對方要求,羅女士轉了4678元后,對方照樣解凍不了。要求羅女士再轉4萬元給對方解凍,羅女士及時打款4萬給對方,對方稱還是解凍不了。對方又稱羅女士嚴格按要求操作,纔可以把轉出去的4萬元錢全部轉回來,並叫羅女士下載一個58同城APP,在58同城貸款5300元要求解凍。羅女士按照客服要求進行操作,5300元轉給了對方,對方稱還是解凍不了,又叫羅女士在微博APP上面貸款46800元轉給對方,轉款後對方稱依然無法解凍。對方又叫羅女士下載美團APP上面貸款11200元轉給對方,對方依然稱無法解凍。羅女士中了騙子的計,言聽計從,對方又叫羅女士下載網商銀行,羅女士照樣在上面貸款51157元,分2次轉給了對方。

貸了這麼多錢,轉了這麼多次的款,自己只買了一件200元的衣服,攤上這麼大的難事,一天轉賬解凍,心裏很不舒服。最後在朋友的勸說下,羅女士才意識到自己被騙,最終被騙走19.78萬餘元,並向警方報了案。

警方提示:

1.客服一般不會主動要求退款。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在網購後都會如期收到商品,客服不會主動提出退款要求。一旦網購後收到客服發來的退款要求,無論對方出於何種理由,都要高度警惕,因爲這很可能就是一個騙局。遇到這種情況,應在第一時間在正規官方平臺進行諮詢確認,不要輕信陌生電話打來的“客服”。

2.不隨便點擊陌生人發來的鏈接。不要輕易點擊陌生人發來的退款鏈接,因爲這些鏈接很有可能是騙子精心設計的釣魚網站。要知道這些釣魚網站都會要求受害者輸入身份號、銀行賬戶等個人信息,一旦輸入,個人信息全被暴露在騙子手中,從而實施詐騙。

3.網上購物要提高防範意識。只要是陌生人來電索要短信驗證碼的,都是騙子。對於那些經常網購的人,在網購平臺綁定銀行卡時應爲專卡專用,不要裏面放太多的錢,以防不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