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金融琅琊榜

原標題:螞蟻的光榮與代價:最大IPO 最強緊箍咒 

昨天是炸裂的一天。

我們所親歷的歷史,大概比所有劇本都要精彩。

史上最大IPO即將誕生,史上最強的新金融監管政策亦揭開面紗。

螞蟻集團,在加冕A股股王的同時,也將戴上緊箍咒。

而事情或許沒那麼糟糕。

01

10月24日,螞蟻確定IPO定價的第二天,馬雲在外灘金融峯會上“火力全開”。

他當着衆多高級官員的面,毫不客氣地批評銀行過度依賴抵押物,批評監管不能用昨天的辦法管未來,批評巴塞爾協議像一個老年人俱樂部。

針對馬雲的言論,金融監管系統展開了一連串的反擊,直接或間接,實名或化名,從央行、銀保監會到金融委,從在職官員到退休官員。

高潮發生在昨日晚間,證監會網站發佈了一條題爲《四部門聯合約談螞蟻集團有關人員》的新聞稿,只有短短65個字:

11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

表面上,似乎是馬雲的激進言論,惹怒了監管部門,這纔有後面這些監管動作。

如此推論,當然是荒謬的,低估了馬雲,更低估了監管部門。

人們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在螞蟻上市已經落定的情況下,馬雲爲什麼以前所未有的尺度,在公開場合向監管部門“開炮”?

同樣於11月2日晚間公佈的《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給出了答案。

02

微貸業務是螞蟻當前最重要的業務之一,該項業務主要通過旗下小貸公司展開。

招股書顯示,螞蟻是中國最大的線上消費信貸和小微經營者信貸平臺。截至今年6月末,螞蟻平臺促成的消費信貸餘額爲17,320億元、小微經營者信貸餘額爲4,217億元,合計超過2.1萬億元。

按照《徵求意見稿》,網絡小貸公司必須經銀保監會批准才能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網絡貸款業務,極個別大型的網絡小貸公司,將由銀保監會而不是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全面管轄。

真正的要害是槓桿率,也就是資本金問題。《徵求意見稿》規定:

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通過銀行借款、股東借款等非標準化融資形式融入資金的餘額不得超過其淨資產的1倍;通過發行債券、資產證券化產品等標準化債權類資產形式融入資金的餘額不得超過其淨資產的4倍。

在單筆聯合貸款中,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

上述兩條規定疊加起來,直接卡死了槓桿率,使得網絡小貸的監管標準全面向銀行看齊。

目前,螞蟻與約100家銀行合作伙伴合作開展業務,同時也與信託公司合作。在螞蟻所促成的貸款中,大概98%的貸款由金融機構合作伙伴進行實際放款或已實現資產證券化。

翻譯過來就是,這2.1萬億元貸款餘額,反映在螞蟻自身的資產負債表當中的,僅有400億元左右(不含網商銀行的700億元貸款餘額)。

另一方面,截至6月末,螞蟻旗下兩家小貸公司實收資本合計160億元,淨資產合計358.24億元;同期螞蟻集團總資產3158.98億元,淨資產2149.31億元。

根據金融監管研究院的分析,如果將螞蟻出資比例提高到30%,意味着同樣驅動1.8萬億聯合貸款,需要至少5400億元表內貸款,外加1700億元ABS,總計需要通過螞蟻小貸放款7100億。而根據表內貸款最多5倍槓桿的原則,螞蟻小貸資本金需要擴充到1400億元的規模。

也就是說,螞蟻需要補充的資本金很可能超過1000億元。

對螞蟻而言,當前營收與盈利貢獻最重要的微貸業務,被迫銀行化了。而這或許是馬雲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

03

馬雲不是在“開炮”,而是在呼喊。

網絡小貸關係重大,《徵求意見稿》是此前長期博弈之後的結果。在出席外灘金融峯會之前,馬雲早就知悉了相關內容。

馬雲必須接受的是,螞蟻加冕的代價,就是接受最強的監管。

通過此次A+H上市,螞蟻籌資規模將達到350億美元,創下史上最大IPO記錄。僅以發行價計算,螞蟻有望超越貴州茅臺,成爲A股股王。

與此同時,一旦網絡小貸監管落地,按照存量信貸業務的資本補充需求計算,螞蟻需要消耗接近一半的募集資金。

真正的挑戰是未來,螞蟻微貸科技平臺的擴張空間被束縛住了。

需要指出的是,螞蟻與監管的博弈仍未結束,這份網絡小貸的監管文件還在徵求意見階段,一切尚有變數。不管是馬雲的“開炮”,還是監管部門的反擊,都是這場博弈的一部分。

或許我們不必那麼悲觀,從歷史上來看,螞蟻與監管的博弈,無論看似多麼激烈,最後的結果都並不壞。

不吹不黑,所有新金融從業者都應該感謝馬雲和螞蟻的探險。從移動支付到金融科技,他們所作出的歷史貢獻都是巨大的。

然而,一切新金融,歸根到底還是金融,金融監管的創新是有邊界的。在現階段,螞蟻必須接受當代金融監管的主流標準。

在新金融琅琊榜看來,監管部門並沒有做錯什麼,馬雲的呼喊也並非沒有道理。只不過,無論企業還是監管者,都無法完全跨越或者跳脫其所處的時代。

此外,可以預期的是,一旦網絡小貸新政落地,將倒逼螞蟻加速向非金融領域的創新業務拓展。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從長遠來看,這未必是壞事。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