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免疫治療藥物相關研究逐漸深入,臨牀使用越來越廣泛,其火熱程度不亞於當年靶向藥問世的時候。免疫聯合化療、免疫聯合放療、雙免聯合、免疫治療作爲術後輔助治療等等都在不同的瘤種中進行各種臨牀試驗。雖然免疫治療的毒副反應要小,但其一些獨特的不良反應讓臨牀醫生很是頭疼,有些罕見不良反應一旦發生甚至有可能直接危及生命。

以前講過免疫治療的常見毒性:皮膚毒性、皮膚毛細血管增生症、肝毒性、肺毒性、內分泌毒性、胃腸毒性等。在免疫治療相關的內分泌毒性中,除了常見的甲減、甲亢和甲狀腺炎之外,有一個比較罕見的不良反應,就是急性垂體炎。急性垂體炎會導致垂體功能減退,包括中樞性甲狀腺功能減退,中樞性腎上腺功能不足和低促性腺激素性引起的性腺功能減退症。

大家知道,免疫治療不同於傳統藥物的治療模式,免疫療法並不直接殺傷癌細胞,其作用對象是免疫細胞,主要靠激發或調動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動員免疫細胞進行抗癌。作用於PD1/PDL1,就相當於讓那些被“剎車”抑制住的免疫細胞鬆開“剎車”,識別和攻擊癌細胞。在此過程中也有可能調動不針對癌細胞的免疫反應而攻擊正常細胞,就會對正常的組織、器官產生影響,引發免疫相關性炎症。比如出現肺炎的副作用是因爲肺部免疫細胞太強大了,導致肺部細胞出現一些損傷,腦垂體炎也是類似的機制。

2019年05月,明星免疫治療藥歐狄沃(O藥)在日本爆出嚴重副作用的新聞。這個副作用就是較爲罕見的垂體功能障礙。據報道,當時有11例垂體功能障礙與Opdivo存在因果關係,包括3例黑色素瘤和8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2018年11月,有一例非小細胞肺癌死亡病例。

自O藥在中國上市並廣泛使用之後,使用病人無數,在中國衛生監管部門所批准的適應症範圍內,類似潛在不良事件發生率極低,據統計在0.4%左右。相比較O藥,針對全人源化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CTLA-4)的免疫治療藥物伊匹木單抗發生垂體炎的概率要更高,大約在3.2%,發生時間最早可能在用藥後第7-8周。如果沒有及時發現或者儘早干預,可能導致致死性的嚴重後果。

當發生自身免疫性垂體炎時,要暫停免疫治療藥物,直到急性症狀緩解,如果伴有臨牀症狀,給予甲基潑尼松龍或者潑尼松治療,根據臨牀指徵,給於相應的激素進行替代治療。

腦垂體炎作爲罕見不良反應,發生概率極低,而且已在全球及中國獲批適應症產品說明書中標明,用以提醒醫療專業人士發現並及時採取相應措施。總體而言,相較於化療,腫瘤免疫治療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百裏挑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