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第一次看到這種動物時,都會對它的外表感到好奇:它是沒有尾巴的海狸,還是長相奇特的野豬?它實際上是水豚,世界上最大的齧齒動物。近年來,水豚以其樸實的外表和溫順的性格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多人把它當寵物養。同時,科學家們一再提醒:水豚是一種非常獨特的動物。人們應該充分了解他們的習慣,應該慎重考慮是否把它們當寵物。爲什麼科學家會提出這樣的建議?水豚爲什麼不適合當寵物?

與水爲伴

從“水豚”這個名字不難看出,這種動物與水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水豚的發源地南美,廣袤的河流、湖泊和溼地不僅爲水豚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也爲它們創造了一個安全的避難所。

水豚經常在岸邊覓食。一旦遇到危險,它們會本能地逃到水裏,依靠自己高超的游泳技巧避開捕食者。

水豚非常喜歡游泳。事實上,它們喜歡在水裏做任何事。比如覓食、排泄、求愛、交配,甚至在水中睡覺。這就是爲什麼水豚被稱爲“南美河馬”。水豚依賴於水,許多生理特性都是爲了適應水中的生活而進化出來的。它們的腳趾之間有蹼,可以加快它們的游泳速度;它們的眼睛、鼻子和耳朵更靠近頭部,這使它們在潛水時很容易收集水上的信息。然而,一代又一代的進化也帶來了一些“小麻煩”——它們的皮膚容易乾燥和破裂。因此,水豚一輩子都離不開水,也更不能成爲人類的寵物。

最大的“鼠”

水豚是世界上最大的齧齒動物。肩高約60釐米,體重70公斤,由於體型龐大,很難與普通齧齒動物聯繫起來。但事實上,水豚的“表親”是老鼠、倉鼠和被稱爲荷蘭豬的豚鼠。與其他齧齒動物相比,水豚不僅體型大,而且攝食量大。成年水豚每天要喫3公斤食物,而且它們非常“挑食”。在野外,它們只喫一些特定的草和水生植物,即使在水生植物豐富的季節也是如此。由於無法合成維生素C,水豚還需要多喫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以避免牙齦疾病和敗血症。

大量食用植物對水豚的消化系統負荷很大。爲了消化粗纖維,它們把喫過的食物吐出來再咀嚼。它們也喫自己的糞便來保留腸道中有益的細菌。此外,像其他齧齒動物一樣,水豚的門牙是終生生長的。然而,不斷增長的門牙是一把雙刃劍。爲了能夠正常進食,水豚必須經常啃樹枝、樹皮等硬物,從而縮短門牙,保持牙齒的最佳長度。如果它們在人類的起居室裏,它們可能會啃咬電線、電器插頭、傢俱,甚至小家電。可以說水豚不是一種適合室內飼養的寵物。

羣居生活

水豚作爲食草動物,在自然環境中面臨着諸多威脅。它們的幼仔很容易被凱門鱷和等食肉動物捕食,而成年水豚則是豹子等貓科動物的獵物。水豚爲了在激烈競爭中生存,只能依靠羣體的力量。一般來說,他們以小組的形式生活,成員超過12只。在多雨的繁殖季節,水豚甚至可能組成一個由近百條水豚組成的大羣體,相互照顧,共同防範敵人。

水豚是一種羣居動物,善於交流。他們每天花很多時間到處跑,互相交流。很難想象,這種看似沉默寡言的動物其實最喜歡用聲音交流。它們能發出各種聲音,包括尖叫、吠叫、哨聲、唧唧聲、嘶嘶聲、咕嚕聲,並通過不同的聲音傳遞不同的信息。在水豚羣體中,聲音不僅是水豚的交流工具,也是共同警惕的第一道防線。如果水豚感到受到威脅,它會像牧羊犬一樣吠叫,然後整個水豚羣都會跟着水豚吠叫,直到他們認爲危險已經過去。與其他普通寵物相比,水豚對羣體的依賴性更強,需要更多的陪伴,而且非常“健談”。它們不是一種適合單隻飼養的動物。

氣味標記

對於水豚來說,眼神的交流往往收效甚微。一方面,水豚缺乏面部表情,尾巴很短,而且它的皮毛沒有可以改變形狀的鬃毛或冠。雖然他們的耳朵可以直立和垂下,但由於耳廓較小,視覺差異並不明顯。另一方面,河豚是夜間活動的動物。它們的聽覺和嗅覺發達,但視力相對較弱。因此,水豚的大部分通訊是通過聲音和嗅覺來實現的。

與聲音相比,氣味標記是一種持久的、個體差異的傳播方式。水豚會利用它獨特的氣味來劃定領地,吸引異性,並與其他伴侶交流信息。水豚的鼻子和肛門周圍有臭腺。腺體分泌含有氣味信息的半透明分泌物。通過摩擦鼻樑和臀部周圍,水豚可以在附近的物體上標記出自己的毛髮和油脂氣味。除了氣味腺,尿液也是水豚傳播氣味的重要途徑。雄性和雌性毛細血管都可以使用這種方法來標記氣味。隨着發情期的到來,四處撒尿的行爲也會增加。目前,由於人類知識的缺乏,很難找到一位能爲水豚做絕育手術的獸醫。因此,如果水豚作爲寵物,意味着它們只能接受自己的氣味標記行爲,並與這種獨特的氣味共存。

病蟲宿主

除了上述習性外,水豚的另一個隱藏屬性也不容忽視——它們往往是多種寄生蟲和病原體的宿主。由於水豚經常在水中進食和排泄,而且願意四處摩擦身體和標記自己的氣味,因此感染寄生蟲和病原體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研究發現,水豚不僅可能是跳蚤、疥瘡、蛔蟲等常見寄生蟲的宿主,而且攜帶巴西斑點熱的致命病原體。這些寄生蟲和病原體通過與人的密切接觸或蚊蟲叮咬間接傳播,極易引起人類疾病,其危險因素不容忽視。由於水豚的生理結構與其他齧齒動物有很大的差異,現階段醫學界對水豚的研究還不完善,人們很難對水豚的疾病和寄生蟲問題做出適當的反應。

總之,雖然“水豚寵物熱”在動物愛好者中“方興未艾”,但水豚的一系列特殊生理需求卻讓人們不得不三思而後行。雖然到目前爲止,水豚還不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規定的瀕危物種,但它們並非原產於我國。它們屬於外來物種和野生動物。其繁殖必須符合我國的有關規定。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隨着生物技術的進步,水豚將能夠與大多數人類家庭相處融洽。到那時,水豚將不再是人類的肉和皮革的來源,而是人類的親密寵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