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稱摩薩德將我國疫苗帶回以色列,而以色列駐華大使館回應稱,有關信息並未得到以色列政府的證實、支持或覈准。在我們很多軍迷和網友的印象中,摩薩德可謂是世界上非常神通廣大的情報機構,有很多傳奇的事蹟。那麼這次疫苗是不是又一次祕密行動呢?

實際這個事的原始報道,是以色列私人媒體公司柯謝特集團下屬的第12頻道電視臺。他們在10月26日報道稱,多位政府消息人士間接證實,以色列情報機關摩薩德最近將中方的冠狀病毒疫苗帶到了以色列,以進行研究和學習。但實際上報道稱,這並不是摩薩德從中方偷來的,而是祕密購買來的,因爲以色列認爲中方是第一個受到疫情襲擊的國家,在研製疫苗方面領先了一步。

而事後以色列駐華使館稱有關信息並未得到以色列政府的證實、支持或覈准,這實際也屬於實情。因爲原始的報道也承認以色列的總理府、外交部和衛生部均拒絕做出回應。而原始報道中的所謂多位政府消息人士間接證實,這個屬於典型的西方媒體操作手法,並不算是政府的承認。之所以以色列要動用摩薩德偷偷購買疫苗,而以色列政府又從來不承認,就是因爲以色列怕得罪美國。

因爲雖然以色列和中方有着正式外交關係,以色列完全可以通過正規途徑和我們進行疫苗合作,但以色列如果選擇了這條路,那就等於公開打美國的臉,將使得以色列和美國的關係複雜化。然而以色列僅僅888萬的人口和複雜的安全形勢,又意味着以色列必須通過某些灰色地帶,來確保自己的安全。尤其是這種疫情,以色列這種小國的抗打擊能力是很差的,而以色列本國的疫苗要到10月底才能開始第三期的人體試驗。

以色列非常清楚,整個西方世界在疫苗研發、測試和部署的進度上,都落後於中方。西方國家很難對疫苗進行大規模羣體測試,前些日子媒體曝光出西方醫藥企業在南美、非洲等發展中國家測試疫苗,被批是拿窮國當小白鼠,造成巨大的輿論風暴。因此現在以色列駐華使館的聲明稱:“幽默點來講,假設以色列摩薩德對中國疫苗存在興趣,也應該被視爲對中國科學家以及中國技術能力的極大稱讚!”這個說法以及相關的報道,實際已經說明以色列對我國疫苗的肯定。

摩薩德更爲官方的稱呼,是以色列情報特務局,是直接向以色列總理報告的情報機構,與以色列國家安全局和以色列軍事情報局組成該國的對外、對內和軍隊三個方面的情報體系。成立71年以來,摩薩德有綁架戰犯阿道夫·艾希曼、盜竊蘇聯米格-21等享譽情報作戰歷史的戰例,因此很多國內網友在看到上面這條新聞後,肯定也會認爲這也是摩薩德的祕密行動,但實際上摩薩德不是萬能的,他也有主要的活動區域。東亞並不是摩薩德主要的活動區域。

摩薩德總共有員工7千人,每年經費20億美元,被認爲是僅次於美國中情局的西方第二大情報機構,這主要是以色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周邊強敵環伺的狀態決定的。因此摩薩德最主要的活動區域,就在中東、地中海、北非、南亞等區域,目標國家就是周邊的埃及、黎巴嫩、伊拉克、伊朗、沙特、巴基斯坦等信奉同一宗教的國家。當然出於分而治之的需要,摩薩德和這些國家在不同階段,又表現合縱連橫,拉一幫打一幫的特點。

以色列本國國土狹小,幾乎沒有戰略縱深,因此情報戰某種程度就是以色列的戰略依仗,因此摩薩德等以色列情報機構就是主力。但以色列的不可能像美國那樣全球出擊,這完全超出了以色列的能力。例如東亞和以色列距離遙遠,雙方也沒有戰略上的矛盾,因此以色列一般不在這一區域活動。近年來東亞被認爲可能和摩薩德有關的行動,就是2004年朝鮮的龍川郡爆炸案,外界猜測摩薩德襲擊了一列運載可裂變材料的火車被摧毀,暗殺了敘利亞核武器計劃的核科學家。但這一猜測沒有任何切實的證據來證明。

大家都喜歡神祕的諜戰,但情報機構不是萬能的,也包括摩薩德。例如巴基斯坦也掌握了核武器,沙特當初重金購買我國的東風彈道導彈作爲鎮國神器,摩薩德不也是乾瞪眼沒轍。以色列能夠活到現在,一個關鍵就是找到美國這個靠山,同時明白自己的利益邊界在哪裏,在東亞玩灰色的暗殺、盜竊等情報暗戰,除了給自己拉仇恨,其實沒有任何必要性。因爲東亞有些國家,連以色列背後的美國都惹不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