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印美在美國總統選舉前舉行第三次外交防務“2+2”對話。兩國還簽署了《地理空間合作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一些印度媒體甚至稱這是一個軍事協議。那麼這個協議能給印度帶來多大的好處呢?

《地理空間合作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實質上是美國國防部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和印度政府國防部之間提出的一項溝通協議。它將允許印度和美國共享軍事信息,包括先進的衛星和地形數據,如地圖、海圖和航空海圖,以及大地測量、地球物理、地磁和重力數據。從這個角度看,說是軍事協議也不爲過。儘管大多數共享的信息都將是非機密的,但是該協議包括一項共享機密信息的條款,並提供保障措施,以防止其與任何第三方共享。

雖然說是共享,但主要是印度從美國獲取關鍵的地理空間情報,因爲印度本身的地理空間情報獲取能力較差,無論是導航衛星還是遙感衛星,印度的實力都要差很多。通過該協議,就能提高印度軍方巡航導彈、彈道導彈和無人機的攻擊精確度。此外這一協議也是印度從美國購買MQ-9B等武裝無人機的關鍵一步,否則印度就是買了美軍的死神無人機,照樣也無法發揮其戰鬥力。

2019年2月26日,印度外交部與軍方宣佈,印度空軍出動十二架戰機,於當天凌晨越過克什米爾實控線,打擊了據稱巴基斯坦境內一個恐怖組織最大的訓練營地,以報復該組織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動的恐襲。印度高級官員透露:消滅了300名武裝人員。但實際上印軍戰機投擲的炸彈命中一處空曠的山丘,沒有造成任何傷亡,而印度要打擊的“恐怖組織”的學校,距離彈着點有一公里遠。而在27日的空戰中,印度空軍1架米格-21戰鬥機被巴方擊落,1名飛行員被巴軍俘虜。

這個無厘頭式攻擊和隨後戰機被擊落,可以說讓印度成了全世界的笑柄。也就是印度忍耐力相當高,面對如此奇恥大辱還在宣傳自己獲得大勝。實際這次印度軍隊的失敗空襲,就是印度地理空間情報掌握失誤的明顯例證。因爲這意味着首先印度並不掌握目標的精確地理信息,包括轟炸目標的外形特徵和具體座標,其次印度也沒有及時的地理空間情報能夠輔助戰場評估,無法判斷是否精確命中目標,只能在誇海口後遭到全世界的恥笑。

相反,這次協議中向印度提供衛星和地形數據的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則是世界最強大的地理情報信息機構。自從 2003 年改組之後,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已經成爲與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和國家安全局等三個機構平起平坐的高級情報機構,主要通過美軍掌握的全世界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遙感偵察衛星以及GPS導航衛星,向軍隊等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地理空間情報。美軍在反恐戰爭中顯示出來的強大精確打擊能力,其技術基礎就是來源於該機構提供的信息。

之所以稱這個協議能讓印度軍方巡航導彈、彈道導彈和無人機的攻擊精度更高,就是因爲美方能夠給印方提供高精度的地形匹配基準圖和目標點的精確GPS三維座標,再加上高精度的慣導系統,這就能夠讓印度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的命中精度更高。而如果美國提供給印度精度更高的GPS定位信息,則意味着將來印度將能進口美國MQ-9無人機,並使用GBU-49這類GPS制導炸彈,全天候攻擊能力更強。

但是所有評論印度軍事能力的觀點,基本上都繞不開一個現實,就是“靠買是買不來軍隊現代化”的。如果印度只對付巴基斯坦,其實靠買也能稱南亞霸主,但可惜他旁邊還有我們,這就意味着印度所有的來自美俄歐的武器外援,都會在關鍵時刻成爲廢鐵,因爲我們全部國產化的現代化武器裝備,包括依託於遙感、高分、北斗系列衛星的地理情報信息系統,能把印度的萬國造武器打的北都找不到在哪。法國不可能按照印度的需要及時提供陣風戰機,而美國也不可能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中能提供印度所需要的地理情報信息。給印度什麼情報,給到什麼程度,還不是美國說了算,而且我們也有干擾美國偵察衛星、GPS衛星的手段。

大國戰爭,來不得半點的馬虎,是兩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殊死較量。印度總是沉迷於四處籤協議、買武器,似乎這樣就代表自己底氣足、有朋友,但印度在多次戰爭中的拙劣表現,就決定了他的定位就是西方利用的炮灰。當然有13億人口的炮灰,全世界還是很難得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