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的美國大選即將到來。儘管很多國人相信,拜登上臺還是特朗普獲勝,敵視我國的態度,不會發生根本變化。但對於美國來說,拜登還是特朗普獲勝,結果將有很大的不同,會對美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造成影響,並對世界形成衝擊。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美國選舉本身的問題,儘管最後的選舉日還沒有到來,但特朗普在2016年選舉中對美國製度性的衝擊已經形成。因爲美國的選舉,是一種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相結合的方式,美國總統實際是在美國的50個州進行選舉,然後除了緬因州和內布拉斯加州之外,在其餘48個州內獲得多數票的候選人,將“贏者通喫”獲得該州的全部選舉人票。美國總共有538張選舉人票,因此獲得270張選舉人票的人,就能贏得總統的選舉。

美國的選舉人團制度,是美國建國240多年來政治妥協的產物。首先,無論是美國建立初期還是擴張到太平洋的19世紀,幅員遼闊的領土和當時落後的技術,決定了美國不可能實行全國性的計票選舉,這是人力不可能實現的。因此美國只能以以州爲單位進行選舉,有助於把飽含爭議的票數限制在州一級的範圍內,大大縮小爭議的範圍,避免了全國性的混亂和糾紛。

其次,在美國南北戰爭後,共和民主兩黨制的結構形成。贏者通喫這一現象的出現,這在美國兩黨之間的爭奪與兩黨制的發展中起到了穩固的作用,美國兩黨輪替的格局,爲政策連續與政治穩定提供了基礎,抵禦了大衆民主中潛在的多數暴政的弊端與民粹主義的風險。美國在過去的歷史上,出現了5次總統候選人獲得票數較少,但卻贏得多數選舉人票的情況,其中也包括小布什和特朗普。

美國過去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和兩黨妥協以及輪流坐莊的心態是分不開。但是特朗普作爲非建制派這類例外分子,本身就對美國的兩黨政治、選舉人團制度造成衝擊。早在2016年選舉後,美國就有計算機專家稱敦促重新統計特朗普3個以微弱優勢獲勝的搖擺州的選票,以排除人爲影響,此外也有很多人對計票的準確性不滿,認爲特朗普沒有獲得一些搖擺州的多數選票,因此抗議特朗普“不是美國合法總統”。

而這次2020年特朗普的選舉策略,與其說是打敗拜登,還不如說是利用美國社會的撕裂,來倒逼美國民主黨再次妥協。因爲他已經宣佈各州應該在11月3日投票結束後立即宣佈獲勝者,除非拜登能夠在選票上形成巨大優勢,否則勢必在多個州形成雙方接近的態勢。在美國左右徹底撕裂的今天,拜登很難再在選票上形成巨大優勢,而這時特朗普就可以通過在一些關鍵的搖擺州獲得勝利,從而贏得總統位置。如果民主黨不同意,那麼將意味着將要花大量時間計算各種選票,如果新的結果認爲拜登獲勝,那麼勢必和特朗普以及他後面的美國右翼形成巨大矛盾。這段拖延的時間,就有可能在美國社會出大亂子,進而影響美國未來的發展。

實際特朗普的話已經挑明瞭,就是威逼民主黨,你是想把我現在就掀翻,造成國家大規模動亂,影響美國後面的大國爭霸,還是再等4年,讓我舒舒服服下臺,然後民主黨再上臺。這個問題,將拷問民主黨以及整個美國社會。實際上2016年特朗普上臺,民主黨在一些關鍵搖擺州的計票上並不較真,希拉里乖乖認輸,實際就是體現了美國兩黨政治的妥協性。不過當時的民主黨,並沒有看出特朗普對建制派的超強破壞力,現在特朗普已經幹了4年了,民主黨以及建制派都清楚了,還能忍他4年嗎?但是不忍的話,美國社會已經被特朗普徹底撕裂,這種黨爭會不會引發國家的混亂呢?民主黨敢賭嗎?

因此特朗普幹4年,還是幹8年,已經證明了美國社會的諸多矛盾,建制派這個裱糊匠已經抹不平了。今天會出現共和黨的特朗普,但未來會不會出現民主黨的特朗普呢?桑德斯號稱要在美國搞社會主義,這豈不是就是另一個極端的特朗普嗎?在建制派與這些另類總統不相容的情況下,美國會不會由兩黨政治變成多黨政治呢?美國傳統白人數量逐漸減少,就已經意味着美國兩黨政治的末日已經來臨。

另外,特朗普式總統的出現,也對美國選舉人團制度和選舉計票工作形成了衝擊。因爲各方矛盾極其尖銳,可能只有放棄選舉人團制度而採用全國絕對多數選票這一結果,能被各方所能接受。而這在當今的技術上,也是可行的。即便所謂的選舉人團制度保留,那麼在一些搖擺州的計票爭議,也會越來越頻繁。美國總統產生的過程,也會越來越有爭議性。或許美國將進入每4年選舉都會爆發一次社會動亂的新階段。因此,特朗普這次選舉,我們不能只看這次選舉的結果,應該要看他的存在對美國後續政治生活的影響。這些影響也必然會擴散到全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