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希望我的文字能夠溫暖你的心。記得點擊“關注”我哦!

其實這個話題很早就想寫了。

80、90後們現在是家長的主力軍。

他們的學生時代都是自我管理,不需要家長過多的參與,現在輪到他們的孩子上學,從輔導作業到批改作業卻成了家長的事情。

最近江蘇一位家長因爲不願承受輔導作業以及批改作業的事情,毅然退出了家長羣。

理由是每天要熬夜加班,不能時時刻刻盯着家長羣的消息。

還有就是批改作業本應是老師的職責,如果家長把這些活兒幹了,老師能清楚學生的學習情況嗎?

很多家長也表示,每天上班,回家以後還要做家務,實在沒精力輔導孩子寫作業以及批改孩子作業。

對於我的觀點也是家長要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有這麼幾點理由,歡迎各位讀者指正。

01 家長輔導、批改作業,老師不能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如果學生每天的作業需要家長輔導的話,老師不過問學生的家庭作業,那麼老師是怎樣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的?

只有老師親自批改作業,才能找出學生的問題,才能讓教學工作更好地進行。

02 家長輔導、批改作業的方法不一定準確

在韓愈的《師說》中說道: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是高學歷,有些家長可能上學時學習成績並不好,所以在輔導孩子作業的問題上表現得力不從心。

如果按照自己的方法輔導孩子,會和老師教的知識出現偏差,這會導致孩子不知道聽誰的,於是就不能好好學習。

而老師作爲專業的教育工作者,他們對待學生的作業能夠以更專業的知識來解答,比家長們要強太多。

03 家長輔導、批改作業,不能養成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作爲家長,如果每天幫助孩子去家長羣裏找作業,然後輔導孩子寫作業,孩子就不能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

每天記錄家庭作業以及完成作業是學生的責任,而不是家長的責任。

如果家長承包了這個責任,孩子自然而然就會養成依賴家長的壞習慣。

假如孩子每天依賴於家長寫作業,家長陪着就寫,不陪就不寫,那豈不是上學的是家長,孩子並不知道自己的責任所在。

依賴家長長大的孩子,有一天家長不在身邊陪着,他就不能自主學習。一個優秀的學生所具備的最重要品質之一就是自主學習

沒有自主學習習慣的學生,就算小時候成績優秀,長大之後也很難出彩。

加菲勞說,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喫苦、多研究。這些條件在學生自主學習中才能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作爲家長不輔導孩子寫作業並不代表就要對孩子的學習不管不問。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引導,孩子的學習態度同樣需要家長用合適的方法去引領。

每個家長都瞭解自己孩子的性格,可以因材施教在孩子家庭作業以外去督促孩子多看書以及養成健康的學習習慣。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您的轉發、點贊、留言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