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佈今年11月重點預防疾病,市民要重點預防新冠肺炎,以及登革熱、季節性流感、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手足口病、水痘等急性傳染病,並警惕米酵菌酸中毒。

新冠肺炎

目前,佛山處於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出現零星病例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市疾控中心提醒,民需提高警惕,繼續保持勤洗手、戴口罩、保持一米線距離、公筷制、使用“健康碼”等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人員密集的密閉半密閉場所、與他人小於1米距離接觸時要佩戴口罩。特定人羣,例如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在密閉公共場所工作的營業員、保安員、保潔員、司乘人員、客運場站服務人員等以及就醫人員都要佩戴口罩。

同時,減少開展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動,減少到空氣不流通的室內公共場所活動。室內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等要落實清潔、消毒等衛生措施。

工廠、學校、企事業等集體單位,以及醫院、密閉公共場所、農貿市場、車站等重點防控場所,要按照相關工作指引要求,落實健康監測、重點地區人員篩查、分區分類管理、環境通風消毒和宣傳教育等防控措施;一旦出現疑似新冠肺炎疫情要及時報告當地衛生健康部門。

登革熱

登革熱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突發高熱、皮疹和頭、肌肉、關節疼痛爲主要症狀。

時至11月,佛山天氣漸轉清涼,媒介伊蚊活動依然活躍。市民預防登革熱要“翻盤倒罐清積水”,及時清除居家(花瓶、盆栽托盤)和周邊環境(儲水容器、閒置器皿)的積水等蚊蟲孳生地。

此外市民還要做好防蚊措施,例如掛蚊帳、裝紗窗、噴灑防蚊水等。

如出現突發高熱、皮疹,頭、肌肉、關節痛等症狀,應馬上到正規醫療機構就醫並配合醫生治療。

季節性流感

每年的11月至次年1月,通常是佛山季節性流感流行期。季節性流感不是普通感冒,主要通過患者咳嗽和打噴嚏等以飛沫方式傳播,典型的季節性流感大多突然發病,可出現以下症狀:高熱、頭痛、喉嚨幹、癢、痛、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全身肌肉關節痠痛、乏力。小孩子容易表現爲哭鬧、粘人。年幼者(尤其是2歲及以下的嬰幼兒)、老年人等免疫力較低的人羣、有嚴重疾病患者爲需要重點預防的人羣。

市民要提高防病和自我保健意識,加強預防措施:

● 講衛生,重細節,勤洗手。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病人在家或外

出時佩戴口罩,以免傳染給他人。

● 流感高發期,儘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不得

已必須去時,戴好口罩。

● 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 注意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 接種流感疫苗(這是最有效的預防手段)。

學校、托幼機構、養老院等重點防控場所,要做好環境通風消毒和接種流感疫苗等防控措施;一旦出現疑似季節性流感聚集性疫情要及時報告當地衛生部門,並配合開展調查和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控制疫情擴散。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

諾如病毒感染是由諾如病毒引起的胃腸道傳染病,可通過食物、水、接觸等多種方式傳播,具有發病急、傳播速度快、涉及範圍廣的特點,主要症狀爲噁心、嘔吐或腹痛、腹瀉。

預防措施:

● 勤洗手、常通風、保持個人衛生。

● 飲食飲水要衛生,食物充分加熱,定期對餐具進行消毒,

在外就餐不喫生冷、半生的海產品和水產品等食物。

對於被確診爲病毒感染性腹瀉的患者,需做到:

● 居家隔離;

● 規範處理嘔吐物,對污染的表面進行消毒,處理時應佩戴

手套和口罩。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容易在托幼機構、學校、養老院等集體單位傳播擴散。這些集體單位要落實健康監測制度;發現嘔吐、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病例異常增多時,立即向當地衛生部門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告,並配合開展調查和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控制疫情擴散。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嬰幼兒的常見病,容易在托幼機構和學校等集體單位發生聚集性疫情。

預防手足口病需養成“勤洗手、喫熟食、喝開水、常通風、勤消毒”等良好衛生習慣,在手足口病高發期應儘量少去公共場所。

若家長髮現小孩出現發熱,手掌、腳底或口腔等部位出現水泡或者皮疹等症狀,應該及時帶小孩到正規醫院就診治療,並密切觀察孩子病情變化。

托幼機構和學校需嚴格落實晨檢制度,及時發現和隔離患病學生,同時加強消毒措施,嚴把病例痊癒返校關。

6月齡至5歲兒童的家長可按照“知情、自願、自費”原則,在預防接種單位爲孩子接種EV71疫苗以預防EV71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幼兒感染EV71容易發展爲重症病例)。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全身性丘疹、水皰、結痂爲特徵,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易感者接觸患者後約90%發病。嬰幼兒和學齡前、學齡期兒童發病較多,易感兒童感染後發病率可達95%以上,因此,水痘極易在人羣密集的學校等集體單位傳播擴散。

預防水痘的措施:

● 適齡兒童接種2劑次水痘疫苗(最有效的預防措施);

● 開窗通風;

● 勤快洗手。

托幼機構和學校需嚴格落實晨檢制度,及時發現和隔離患病學生,同時加強消毒措施,嚴把病例痊癒返校關。

米酵菌酸中毒

近日,黑龍江省雞西“酸湯子”中毒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後,在患者的胃液及其食用的玉米麪中均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初步定性爲由椰毒假單胞菌污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麪亞種食物中毒,簡稱爲酵米麪食物中毒。該菌產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嚴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耐熱性極強,即使用100℃的開水煮沸或用高壓鍋蒸煮也不能破壞其毒性,進食後即可引起中毒,對人體的肝、腎、心、腦等重要器官均能造成嚴重損害。

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麪亞種引起的中毒時有發生,食品因天氣炎熱、潮溼,貯存不當而變質。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爲發酵玉米麪製品、變質銀耳及其他變質澱粉類(糯米、小米、高粱和馬鈴薯粉等)製品;其中河粉、腸粉(卷粉)、陳村粉、粿條、米線(米粉)、瀨粉等溼米粉、銀耳和木耳是高風險食品。

上述高風險食品一旦被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麪亞種污染,則容易引起中毒,主要表現爲上腹不適、噁心、嘔吐、輕微腹瀉,嚴重者可出現黃疸、肝腫大、嘔血、意識不清、煩躁不安甚至休克死亡。

近年,由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麪亞種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已很少發生,但在保持傳統飲食習慣的地區,由發酵食品引起的中毒事件仍時有發生。目前對米酵菌酸尚無特效解毒藥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達40%~100%。

如何遠離米酵菌酸的致毒風險?

1.購買溼河粉、溼米粉、粿條等食品時,注意看保質期和貯存條件,如超過保質期不要購買、不要食用;看外觀,注意有無黴變或色澤改變等;每次少量購買,儘快食用,如暫不食用或有剩餘應放冰箱貯存,但不得超過48小時。

2.家庭自制穀類發酵食品,不要使用黴變穀類原料如黴變玉米、大米等;製作時要勤換水以防止微生物大量繁殖,保持衛生,保證食物無異味;貯存穀類食物時應注意防潮,防止黴變。

3.不食用變質、發黴的木耳和銀耳;泡發乾木耳和銀耳時,應使用乾淨的水和容器;現泡現喫,泡發時間不宜太長,且儘量不要剩餘。

4.若食用河粉、粿條等食品後不慎發生中毒,應立即停止食用,催吐以減少傷害,並及時去正規醫療機構就診,主動告知醫生進食史以便及時診斷和對症治療。

立刻下載醒目視頻APP

來源:佛山市衛生健康局

編輯:黎順安、林曉妮(實習)

責編:唐敏

▊ 醒目仔精選(戳下方標題)

猜你會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