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英法聯軍敦刻爾克倉皇大撤退時,德國人其實已經開始和英國人玩空戰了,當時不少英國平民爲了躲避德軍的狂轟濫炸,紛紛舉家從人口密集的城區、工業區逃到鄉下農村去避難,而待他們的無疑將是生活窘迫的現狀!

躲避轟炸的英國民衆

隨着北非戰場的爆發,英國全國狀況更加舉步維艱,當時英國國內生活物資供應開始缺乏,肉類要優先供應給士兵,而英國大多部平民則被戰爭時期限購。而有一名皇家空軍的工程師遭遇也不例外,此人名叫德利爾,英國的限制配政策也讓這個原本衣食無憂的高工很惱火。

德利爾同樣爲了躲避轟炸,也拖家帶口地搬到了自己老家:一個叫伯克希爾唐斯的小村子。但是生活太清苦,喫不到肉的德利爾開始發愁,於是他利用鄉下閒暇時光,自己打造了一支小型獵槍,這支槍是在勃朗寧半自動基礎上,並加裝了自制的消音器和瞄準鏡,使用.22LR彈,德利爾拿着它四處去打獵。

德利爾卡賓槍

他最初的本意就是打一些野味,比如像野兔和土撥鼠之類的小動獵物,至少能解決喫肉問題。但德利爾畢竟是軍方人員,職業敏感讓他突然意識到:手中的這款小獵槍如果能作爲軍用?於是1942年初,德利爾以李恩菲爾德Mk Ⅲ短步槍爲基礎,製造了三支微聲原型槍,其中兩支採用5.56毫米口徑,一支採用11.43毫米口徑,前者爲半自動式,後者爲手動槍機式。

後來他又聯繫上了軍方的朋友,並把這些消音槍拿給對方看。軍方朋友對這種消音槍也十分感興趣,出面將此槍給了英國軍方人員試驗,但英國軍方要求特種卡賓槍不能應用半自動槍機,因此5.56毫米口徑最後被淘汰。

而最終德利爾的11.43毫米口徑消音卡賓槍被選中,但被軍方要求進一步完善,並由福特戴根海姆公司製造出成品樣槍。1943年,德利爾受英國一個特戰部門的坎貝爾少校邀請,動身前往倫敦,並在五層樓的阿德爾菲大樓上射擊,以測試樓下和街道上的行人會不會聽到槍聲而騷動。

結果試驗結果很成功,樓下行人根本沒有反應,於是要求德利爾再開發一款9毫米版本的消音卡賓槍。不久後,德利爾便拿出了這款德利爾卡賓槍,說白了也就是一款“拼湊版”的樣槍:槍身主體是李恩菲爾德的,槍管是湯姆遜衝鋒槍的,7發彈匣用的是M1911手槍的0.45ACP彈,消音器則是根據馬克沁消音器原理製造。

英軍在測試德利爾卡賓槍

經過測試這款槍的噪音只有85.5分貝,而當時消音版本的司登,甚至現代手槍配備消音器的噪音都普遍在120分貝以上。因爲德利爾卡賓槍消音器內部排列着許多吸聲材料,槍管內的高壓氣體在噴出槍口前可以相對緩慢地膨脹。

由於降低了氣體噴出的速度,噪音也顯著降低了。當然,消音再厲害也不能完全讓槍聲消失,只是配備上消音器後,開槍的聲音就像平時敲門聲差不多,這已經非常不錯了。軍方對此表示滿意,還協助德利爾在1944年3月申請了專利。

1944年8月,聯合行動部門訂購了500支德利爾卡賓槍,一款爲標準型,空槍重3.74千克,安裝李恩菲爾德步槍樣式木質槍托。此外還有一些摺疊槍托版本,以方便傘兵使用。德利爾卡賓槍因爲噪聲不大,具有良好的消聲暗殺效果,所以在裝備英軍後,二戰時期主要被突擊隊及特種部隊使用。

但此槍二戰真實產量並不大,直到二戰結束也只一共生產了129支,其中106支交付到了軍方手裏。由於這種武器交給了不同的公司生產,所以德利爾卡賓槍有兩種不同的機械瞄準具:一種是採用蘭徹斯特Mk I的照門和可調風偏的準星。另一種採用的是溫徹斯特步槍的照門、兩邊帶有護板的準星。

遊戲中的德利爾卡賓槍

而這百餘支槍在戰場上仍發揮出很大的突襲優勢:1944年在此槍被英軍特工人員裝備,在歐洲成功暗殺了兩個德軍高級將領。1945年在緬甸,英軍的突擊隊員也裝備了德利爾卡賓槍,他們埋伏在日軍運輸補給線上,當日軍卡車接近時,英軍使用德利爾卡賓槍突然射擊。而受到攻擊的日軍士兵當時都一臉茫然,因爲從來沒有遇到過幾乎沒有槍聲的攻擊,他們下車還擊卻不知道敵人在哪!

德利爾卡賓槍雖然產量少,但在二戰結束後因爲消音性能突出仍被使用,戰後在馬來亞危機中英軍仍有裝備,一直服役到1965年此槍才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如今在經典二戰遊戲《戰地5》裏,這支長相古怪的消音武器就非常好使,兩槍一個人,打出去還沒彈道顯示,偷偷摸人頭時效果很不錯。

《歷史雜談驛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