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日前,重慶和廣州都公佈了2020年前三季度的GDP數據,其中,重慶以領先231.24億元的成績超越了廣州,進入了中國GDP第四城的位置。從目前的兩地增速來看,重慶2020年全年的GDP超過廣東,已經是沒有什麼懸念。

對於重慶的GDP超越廣州,民間一直都存在着爭議,許多網友更是表示不服氣。其中一個流傳最廣的觀點就是,重慶因爲面積和人口都遠大於廣州,已經相當於一個省份的體量。因此兩地沒有可比性。要比就要拿重慶和廣東省來比。

這樣的觀點自然有其道理,因爲重慶的面積比北京、上海、天津加起來的還大。總人口有3000多萬,而廣州的人口只有1000多萬,似乎重慶是完全靠着規模效應而取勝的。

不過這種觀點卻忽略了一個現實,那就是重慶的面積雖然大,但是許多地方都是人煙稀少的山地峽谷,可供開發的優質土地並不多。特別是在直轄初期,重慶還揹負着上百萬貧困人口的脫貧任務,直到近些年,下轄的許多區縣才相繼脫貧摘帽,這在中國其他大城市中,是不多見的。

其實早在上世紀改革開放之前,老重慶的GDP就曾長期領先廣州。比如1978年,重慶的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四位,廣州只能排到第六位。而那個時候重慶尚未直轄,作爲四川的省轄市,遠沒有今時今日的地位。

後來,隨着改革開放的全面推進,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廣州開始全面崛起,成爲了我國最富有的城市之一。北上廣的叫法,也就從那時候開始逐漸流行起來,成爲了中國一線城市的代表。

當然,重慶GDP領先廣州,只能代表重慶在這個方面暫時勝出,並不意味着重慶的實力就真正全面地領先,能夠取代廣州作爲一線城市的位置。因爲無論是國際國內的影響力,還是城市形象、財政實力、國際視野、科教文衛等方面,重慶與廣州都還有着明顯的差距。

但這畢竟是中國城市發展史上一個標誌性的事件,意味着經過多年的發展,西部城市正在不斷地崛起。兩地之間的貧富差距也在不斷縮小。特別是在成渝雙城經濟圈上升爲國家戰略的背景下,加之目前複雜的國際經濟環境,重慶在這方面更有發展優勢。

祝福我國的各大城市都乘風破浪,攜手並進,再創新的輝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