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74歲的南昌原市長李豆羅,2010年退休後,一直在老家務農並且爲新農村建設發揮餘熱。近日,他因爲在短視頻平臺上頻頻出鏡,被人熟知。

李豆羅出生於1946年,從一名村黨支部書記幹起,一直做到南昌市市長,後又擔任南昌市人大常委會主任。2010年退休後,他回到家鄉——南昌市進賢縣前坊鎮西湖李家村,做起了農民。

“37.5公歲”,他經常如此介紹自己的年齡。他給自己起了個網名“青嵐農夫”,“老家的湖也叫青嵐湖,青嵐農夫意思就是湖邊的農夫”,他說。他在短視頻平臺上開通了賬號,現在,粉絲19.6萬,發佈的視頻中,最高的一條點贊24.9萬。

這些視頻,有的推薦了江西特色農產品,有的分享了李豆羅的人生感悟。那條點贊24.9萬的視頻,李豆羅一邊喫餅,一邊說,“我有一張餅,分給你一半,這就叫做友情;咬一口,就都給你了,這就叫做愛情;我全部都給你,這就是骨肉親情;我現在全部藏起來,然後跟你說,我也沒有喫的啊,我好餓啊,這就是你要遠離的人,不值得交往的人”。

近日,接受“政事兒”專訪時,李豆羅說,他今年5月1日開通了賬號,他不在乎流量高低,更不在乎自己是不是“網紅”,“我只問效果。有效果,是正能量,我就高興”;“很多人問我,你在玩短視頻啊?我說,不是我在玩短視頻,是短視頻在玩我”。

他對“政事兒”說,他渴望讓西湖李家村給新農村建設做個樣子,“什麼樣子?農村就是農村,農村就像農村,要是一幅山水畫、要是一首田園詩、要是一部文化交響曲、要是一張平安富貴圖”。

談網紅

“對流量滿意不滿意,我現在不問這個東西。我就問,社會效果如何?”

政事兒:什麼時候開通的賬號?

李豆羅:今年5月1號,有個年輕人(現爲李豆羅視頻團隊成員)來找我,說現在時髦搞短視頻和直播,想請你來參加這個活動,主要是爲西湖李家代言。我就跟他提了三條,第一,只要爲江西爭臉面,爲南昌說好話,爲進賢唱讚歌,這樣的活動我都樂意參與;第二,我個人不要一分錢,不收任何報酬;第三,所有的東西都要符合國家和行業的規定,這三條就是我的底線。

政事兒:現在,對於粉絲數量和點擊量,你滿意嗎?

李豆羅對流量滿意不滿意,我現在不問這個東西。我就問,社會效果如何?對社會有好處嗎?是正能量嗎?對年輕人有意義嗎?只要對社會有好處,對年輕人有益處,我就很滿意。

政事兒:有網友說,你是年紀最大、行政級別最高的“網紅”,你覺得呢?

李豆羅:還是那句話,我不管什麼網紅不網紅,我只問效果。有效果,是正能量,我就高興。沒效果,對社會沒有好處,我就不參加。其實退休以後,任何活動,老幹部療養、團拜等,我都不參加,腦子不想,耳朵不聽,眼睛不看,嘴巴不說,退了就是退了,就安心當個農民。毛主席曾經教導我們要做個高尚的人,我做不到;要做個純粹的人,我做不到,但我要做一個脫離低級趣味、有益於人民的人。這個我應該做到。

政事兒:錄製視頻辛苦嗎?作爲一名年過七旬的老人,使用智能手機、社交媒體等等,有障礙嗎?

李豆羅:錄製視頻挺辛苦,雖然很辛苦,但是我樂於做這件事。讓大家通過新媒體瞭解我,我樂在其中。智能手機這些新產品,我也不是很熟悉,我還在跟年輕人學習,活到老學到老。

談當農民的初衷

“二十離家六十回,終身操勞永不悔”

政事兒:你自我介紹說,“從農民到市長,我花了四十年,從市長到農民,花了四個小時”。從農民到市長的40年,怎麼理解?

李豆羅:我開頭是農民,正兒八經種田,後面因爲讀了幾年書,生產隊就選我當記工員,後來當了生產隊的會計,大隊團支部書記,民兵營長,大隊書記。這就是我在農村的情況,南昌市所有的農活沒有我不會幹的。

後面我有幸轉了國家幹部,當了公社書記,團縣委書記,進賢縣縣委常委,縣委副書記,縣委書記。後面我又當了南昌市農委主任。以後我又當了新建縣的縣委書記,縣政協主席。1992年我又到了南昌市政府,當副市長,1995年又當了南昌市常務副市長。2000年,我又當了南昌市委副書記。2000年當了南昌市市長,2006年,當了南昌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這四十年,我是不停地轉換角色,不停地轉換臺詞,從農民到了幹部,從配角到了主角,從小生到了老生,這就是我的角色轉換。

政事兒:那麼從市長到農民,怎麼花了四個小時呢?

李豆羅:2010年1月22號,南昌市人民代表大會閉幕的日子,那天我的職務是南昌市人大主任,最後由我講話。當我的講話做完以後,下面代表都鼓掌,都看着我笑。我就問大家,你們都在關心我,李豆羅今天下午幹什麼?因爲這個會議結束,我就等於退休了。那我下午幹什麼?我告訴大家,我這40年就是不停地轉換角色,不停地轉換舞臺,那這一次,我就是換舞臺,要從政治舞臺到社會舞臺去。到社會舞臺做什麼?回到鄉下去重操舊業。這件事我想了很久。我向市委向省委打了報告,當組織上同意以後,我就下定決心,就要到農村去,既當農民,又當顧問,抓一個社會主義新農村。

當時在會上,我講了八句話:二十離家六十回,終身操勞永不悔,市縣鄉村經磨練,黨政軍羣力作爲。文化慈善尋真諦,古邨新村同描繪,世界動感洪洲地,老牛奮蹄迎春歸!我說,一個60年過去了,第二個60年開始了。能活多少歲我不知道,但我每天都要精神飽滿朝前走。說完這個話以後,中午喫了個飯,我就回到了老家西湖李家村。

談新農村建設

“全村只有上大學的,沒有蹲大牢的;只有相互幫助的,沒有偷盜打架的;只有善待父母的,沒有不供父母的”

政事兒:重新當回農民,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李豆羅:當時大家聽說我回來了,開了羣衆大會,幾十年沒有開過羣衆大會了,聽說我回來要搞新農村,所有的羣衆都來了,下面2000多人。在會上,我說,凡我西湖李家人不論你做再多,不論你飛多高,不論你走多遠,不論你賺多少錢,要知道起根發苗在這裏,落葉歸根還要來這裏,這就是我們的家,這就是我們的鄉,我們大家要共同打造這個家鄉。

新農村的建設到底怎麼搞?當時我說了5段話:第一,傳承華夏文化,恢復古城精華,重墨青山綠水,美我故鄉天下,這是它的宗旨;第二,特色是什麼,特色是紅石路,馬頭牆,碧綠水,滿村樹;第三,步驟怎麼搞,先村莊,後田莊,先村容,後文化,再產業,分5步;第四,時間怎麼定,我說3年開頭,6年掃尾,腳踏西瓜皮,滑到哪裏算哪裏;第五,目標是什麼?目標是古村神韻,田園稻香,塘中蓮藕,山間鷺翔,農家飯菜,湖邊泳場,集體經濟做大做強,中華文化繼承弘揚。

政事兒:按照這個規劃,建設資金問題怎麼解決的?

李豆羅:在羣衆大會上,就有羣衆村民提出來,你回來搞新農村,沒有錢怎麼辦?我說錢不是問題,我前面說了,凡我西湖李家人不論你飛多高,不論你走多遠,不論你賺多少錢,起根發苗在這裏,落葉歸根還要來這裏,大家要有一種家國情懷,我現在號召大家都拿錢來爲我們的家鄉增添光彩。當時多年沒有開過會,羣衆的熱情是相當高,大家就捐款,那一下就捐了20多萬。

這就是鄉鄰相助。新農村建設要錢,錢從哪裏來?三句話,鄉鄰相助,友人相幫,項目相湊。現在的西湖李家,每年大年初一仍然要捐款,老人拿着養老金,學生拿着壓歲錢,嫁出去的女兒爲孃家捐款,門堂女婿上門捐錢。友人相幫,關裏關外省內省外的,市裏市外鄉里鄉外的,凡是我認識的,我都向他們討錢,十萬不算多,一萬不算少,一塊錢我也要,一塊錢還能打一塊磚呢;項目相湊,像住建部有什麼項目,農業部有什麼項目,省內有什麼項目,我們都按標準按要求去爭取。我現在是南昌市最大的乞丐,乞丐討錢,向誰討?就是剛纔說的,向鄉人討,向朋友討,向國家項目討。

政事兒:錢怎麼管理?怎麼保證花到該花的地方?

李豆羅討來的錢,全部放在前坊鎮財政所管,西湖李家人只能打工不能管錢。跟我搞新農村的,還有黃華明,當過縣委副書記、縣委組織部部長,跟我從小光屁股長大的;李旺根,小時候也是在一塊長大的,他一直在衛生部門當領導。我們3個,我是發話的,西湖李家要做什麼從我的嘴巴說出去;李旺根是發價的,我說要買一個桌子,桌子多少錢我不問,李旺根去定;定價以後,黃華明是簽字的,他簽了字以後,再經過前坊鎮的鎮長簽字,財政所再付錢。雖然村上沒有錢,但沒有漏過一分錢的稅,一切都是按照財政規範的動作搞,審計部門來審過幾次西湖李家,在經濟上沒有問題。

政事兒:新農村建設推進順利嗎?

李豆羅:這些年,西湖李家做了4件事,第一,搞了髒亂差,清50年的垃圾,掏100年的陰溝,村莊全部洗臉;第二,拆破爛舊豬欄狗窩雞窩,那些亂搭亂建的;第三,修房子,四百多棟房子不拆不動,恢復修復,原來都是人字牆,全部變成馬頭牆;第四,鋪道路,村莊所有的道路全部用紅石鋪。這是村裏面,村外面怎麼辦?我們這個地方,秋天少水,春天多水,上半年水漫金山寺,下半年過火焰山,我們就把外面所有的山塘全部挖了一遍,排管渠道全部維修了一遍,所有的荒山全部綠了一遍,旱地水田整了一遍。

農村文化建設,我們做了6種文化,農耕文化,孝悌文化,節慶文化,楹聯文化,譜帖文化,紅色文化。比如節慶文化,大年初一,西湖李家兩千多人要搞一個團拜會,在這會上要表彰長壽老人、大學生等9種人。2000多人一起喫年飯,老人坐着喫,年輕的站着喫,小孩跑着喫,不亦樂乎大家喫,上面在唱歌、在跳舞,熱鬧非凡。

政事兒:印象深刻的困難有哪些?

李豆羅要說困難,拆除亂搭亂建不容易,誰願拆啊!我想了個主意,摸底一下,全村一百三十六戶,五千多平方米。我把這些人全部用車子,請他們到南昌去喫飯。喫飯喫到一半,我再趕過去,說今天請大家喫飯,我是有內容的,飯是沒有那麼好喫的。擋住路的全部要拆,但爲了補償,你的瓦、你的磚、你的料,我都算錢給你。爲了新農村建設,你們做了貢獻,我要把你們的名字記下來,放到族譜上去,感謝你們。

大多數羣衆還是比較自覺,最後有3戶人家就是不動,還跟村幹部鬧了起來。那天我在南昌,村裏就打電話給我,問怎麼辦?我給鎮長打了電話,請他帶着派出所所長到村裏,做那3戶的工作,告訴他們,不要鬧事不要打人,如果要打架,就到南昌來,我來跟他打。正的總是要壓邪的,好的總是要壓壞的,我們沒有虧理的事,爲什麼不能坐下來協商?後來鎮長帶了派出所所長去,做了一夜的工作,到天亮,基本拆空了。

政事兒:對目前的建設成果滿意嗎?

李豆羅:現在的西湖李家已經有了一個根本的變化,是全國文明村,中國幸福村,也是全國全省的秀美鄉村。全村只有上大學的,沒有蹲大牢的;只有相互幫助的,沒有偷盜打架的;只有善待父母的,沒有不供父母的。西湖李家現在在家的人,人人有工打,個個有錢賺,殘疾人有安排,困難戶有幫助。這就是西湖李家的現狀。

不過,當前還存在着5大問題,建築沒有掃尾,建了這個,還要建那個;管理剛剛開頭,不盡如人意,要在村上找個像樣的導遊都找不到,可在外面請個導遊要花很多錢;經濟沒有搞活;雖然我做了6種文化,但那種內涵那種質量,還要繼續地往前往上走;產業還沒有找到路,產業要找到路很難。

政事兒:爲什麼沒有招商引資呢?

李豆羅:我的理念跟不少人不一樣。我的理念是山水化、田園化、農耕文化。農村就是農村,農村就要像農村。很多人要到西湖李家去投資,我都婉言拒絕了,我說你要來投資,都是衝着利益來的,要麼你要佔山,要麼你要佔水,要麼佔田,要麼佔地。你不衝着利益來,哪裏會到西湖李家來?來了要回報,回報靠什麼,靠山靠水靠田靠地,你才能創造利潤。可我的理念是培山培水,你來的觀念是要佔山佔水,我們道不同、志不合。我這個地方不能佔山佔水的。我說開玩笑的話,如果你要幫助我,那你就拿兩個錢給我,作爲你捐贈的。如果你硬要到這裏來成立公司,那你就成了一個虧本公司。

任職南昌市長時的李豆羅

談“市長”、“農民”兩個身份

“當市長,費心力;當農民,身體很勞累”

政事兒:你如何看待“市長”、“農民”這兩個不同身份?

李豆羅當市長,費心力,心累,又要把經濟工作搞上去,又要把市容市貌搞好;當農民,身體很勞累。所以一個是心累,一個是體累。

不過,我現在既有農民的苦也有市長的苦。爲什麼還有市長的苦呢,因爲沒有權,沒有錢、沒有人,心累、體累都有。在村裏,我白天抓進度、晚上抓調度、半夜想思路,第二天早上找出路。我說過,在這好苦、在這好累、在這好氣、在這好欣慰。

有人就問我,你說好氣,那個氣從哪裏來?我說我沒回村之前,村裏沒有幾個說我壞話的。我回來以後,沒有幾個說我好話的,每天都是鬧矛盾。我要大的,他要小的;我要多的,他要少的;我要新的,他要舊的。反正道理就是說不清的,天天都是刀尖上跳舞。我這是什麼都做過,兇人、罵人、表揚人、獎勵人都有。

儘管苦、累、氣,但是也很欣慰。現在的西湖李家,水只燒到70度還差30度,早上5點鐘只是看到了曙光還沒天亮。

前年過生日,我就寫了4句話鼓勵自己:休政回鄉當農民,策馬揚鞭又登程,任憑征途千番苦,留點痕跡後人評。我的目標就是,西湖李家要爲江西、爲南昌、爲進賢,給新農村建設做個樣子。什麼樣子?農村就是農村,農村就像農村,要是一幅山水畫、要是一首田園詩、要是一部文化交響曲、要是一張平安富貴圖,這就是我的夢想。

“政事兒”(xjbzse)撰稿 / 王姝 受訪者供圖、視頻 校對 李項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