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刺客

蓬佩奧和埃斯珀作爲特朗普帳前的哼哈二將,日前雙雙訪問印度,名義上是參加美印第三屆“2+2”部長級會議,實際上就是向印度兜售其反華聯盟的。不過,綜合印度多家主流媒體的報道發現,印度雖然與中國的關係不好,但也不打算被美國牽着鼻子加入到其反華聯盟中。

美國爲了拉攏印度成爲其對抗中國的炮灰,可謂是煞費心機,據環球網最新消息稱,印度防長辛格在10月27日舉行的美印“2+2”部長級會談開幕式的一句措辭,在美國公佈的原始文字記錄中,變成了印度面臨“來自北方魯莽的侵略”,這句話被認爲是明顯指向中國。對此,印度外交部對美方提出強烈抗議。

據《印度教徒報》報道稱,在印度外交部發出抗議後的第三天,美國國務院終於修正辛格的那句措辭,將辛格的話翻譯爲“印度面臨挑戰”。儘管有媒體將美國此舉歸咎於“翻譯上的失誤”,但《印度教徒報》則不這麼認爲,聲稱是“美方故意將這句話放在印度防長的嘴上”。

不管美國此舉是翻譯失誤還是有意而爲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印度不願意淪爲美國反華炮灰的決心,並非僅僅只是在蓬佩奧發表反華言論時“保持沉默”那麼簡單,而是說到做到,連美國說錯一句話都不行。

儘管美印通過此次的“2+2”部長級會談,將兩國之間的合作關係,提升至軍事同盟的級別,但這並不意味着印度就會如華盛頓所願,從此徹底淪爲了美國對抗中國的炮灰。相反,《印度教徒報》說,印度外長蘇傑生在蓬佩奧發表反華言論時的“保持沉默”,說明印度仍在保持自己戰略的自主性。

實際上,美國將美印關係提升至同盟級別,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壯大自身反華聯盟力量,僅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素,更重要的是利用同盟關係這個“緊箍咒”,以適應盟國之間聯合作戰爲藉口,增加對印度的武器出口,這纔是美國最終的目的。

果然,就在美印兩國結爲聯盟之後,美國國務院立即宣佈“批准向印度出售F-18艦載機和收割者武裝無人機”。對此,有國內專家認爲,美國出售給印度的不是武器裝備,而是“毒藥”。

原因很簡單,日韓等國之所以會受制於美國,全都是採用美式軍事體系惹的禍。美國通過向盟友出售武器,並向其開放包括機密衛星和情報信息等手段,讓盟友在國防體系方面對美國產生嚴重的依賴性。一旦讓美國的陰謀得逞,這個盟友今後就別想擺脫美國的控制了。

美國答應和印度分享機密衛星和情報信息,接着又大肆向印度推銷武器裝備,就已經暴露出美國企圖控制印度的野心。此舉雖然可以讓印軍作戰能力在短時間內獲得極大的提升,但從長遠上來說,對印度的國防自主性以及國防軍工體系所造成的破壞,卻是印度所無法承受的。

所以,在美國政府批准向印度出售武器裝備之後,印度一名政府官員隨後指出,印度獲得美國高技術兵器的障礙被掃除,但現在“錢卻成爲了最大的問題”。言下之意就是,印度“很想”購買美國武器,但現在沒錢支付貨款。說直白一點就是,對於美國所批准的售印武器,印方可能不會照單全收。

很顯然,印度對於美國的企圖早就心知肚明,所以,美國所挖的這個坑,新德里不會往下跳。相反,印度在參與美國反華聯盟方面的消極態度,卻令美國非常尷尬。對此,有美國官員發出暗示,指責印度在反華議題上的“猶豫”,將“挫敗並損害檢查北京擴張主義的議程和努力”。

當前中印關係雖然緊張持續,但印度正通過參加美日澳的海上軍演,將中印對抗的“戰場”從邊境轉移到海上,有意將國內輿論焦點吸引到印度洋方向,以避免中印邊境事態進一步升級。另外,新德里在反華議題上與美國進行切割,則說明一個事實,印度正在爲緩解與中國的緊張關係留下回旋餘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