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再次談到脾胃,但是傾向一下脾的保養,也就是現代醫學裏的腸道的保養。(因爲在中醫理論中,腸道的吸收功能是脾經負責管轄的)

現在有很多的朋友,腸道非常的不好,稍微喫不對了,就會瀉肚子,可能一起喫的別人什麼事情都沒有,食物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問題,但是他喫了就立刻要上廁所了。還有的朋友是喝點酒就不行,馬上就壞肚子,很是嚴重。還有的人是不能碰到涼風,早晨起早了點,被涼風吹到了,馬上就要去廁所,瀉一次肚子纔算好,有的是被商場的空調吹到了肚子,也立刻就瀉,還有的更令人氣憤了,就是什麼原因都沒有也要瀉,這樣的患者幾乎自個兒都暈了,什麼原因找不出來,可是一天就是要瀉幾次,您說這多氣人?

如果出現了上述這些情況,就說明您的腸道出現問題了,首先,您應該做個檢查,尤其是對那種經常是大便乾燥和腹瀉交替進行的,還有大便的形狀改變的,另外就是便出的膿血是暗褐色的,像果醬狀的,您該去認真地查查了,要排除腸道腫瘤的可能性。

剩下的,就應該是患上了慢性結腸炎等病了。

那麼,中醫是怎麼認識這些病的,在中醫養生的時候又該注意什麼呢?

首先,我們要從我們的環境談起。

現在咱們老百姓的生活好了,想喫什麼都能喫到,如果您想喫,頓頓喫紅燒肉都可以,這在古代可是皇帝的待遇(那亂世的皇帝還沒有這個待遇呢),應該這麼說,從整個的人類發展歷史來看,可能現在的生活環境是最好的,人類的物質生活從來沒有這麼富裕過,整個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基本都是處於飢一頓飽一頓的狀態中,飢餓的時候多,眼淚汪汪地看着奔跑而過的鹿羣,手裏拿着石頭,恨自個兒腿太短追不上,後來建立了自己的文明,蓋了房子,那也是個別的大款能夠喫上好的,老百姓在過年的時候喫頓雞肉,那也就是好生活了。

幾萬年一直到最近,日子都是這麼過下來的,但是就在最近的這百十來年裏,情況變化比較大,突然就能夠喫上好的了,這是世界性的普遍現象,我看過當年美國牛仔的日記,早些年也是餓得活不下去了,就差穿麻袋片了,新加坡的朋友也告訴我,小時候還到幾個街區外拎着桶打水呢,困難得很。大家都是這些年才富裕起來的,有早有晚,但是差不太多。

可是我們的生理系統(尤其是腸道系統)在整個的進化過程中,早就適應這種捱餓的狀態了(這比較符合在野外的生活規律),現在冷不丁富裕了,一下子每天喫那麼多的肉,能受得了嗎?

當然受不了,您想,如果我們的身體照單全收,所有喫進去的東西都吸收了,那您得多胖啊,當然也有這樣的人,歐美比較的多,這些人喫得照單全收,結果胖得出門得用吊車給叼起來才能出去。

那怎麼辦呢?我們的身體就想出了方法:排泄,我的觀點是,那些慢性腹瀉其實就是我們身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對於突然出現的這麼多過剩的營養,我們的腸道系統無法全部吸收,於是就形成了一種反應,把它排泄出去,這就是爲什麼現在這麼多的慢性腹瀉的原因,就好比胃喫得太多了會痛和會嘔吐一樣,都是身體的反應。

但是,如果你總是攝入這麼多的營養豐富的食物,那麼腸道總是這麼反應,時間長了,也就導致了它的功能的障礙,這樣就會出現更嚴重的問題,比如即使你沒有喫那麼多,稍微條件改變了,它也還是瀉。

當然,腹瀉還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有的人情緒不好,這在中醫認爲是肝氣不舒,而肝氣橫逆,則會克脾土,在中醫裏,腸道的吸收功能是屬於脾的,所以腸道也會出現問題,產生腹瀉。

還有外感病,有時細菌病毒引起的腹瀉,沒有處理好,也會引起腸道的長期紊亂,導致腹瀉。

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出現了一些長期腹瀉的現象,現在這種人羣特別的多,他們也都很苦惱,怎麼治療都不好,該如何處理呢?

其實,從前面我的分析中各位就能夠看出來了,營養過剩是一個主要問題,因此只要我們首先控制一下過剩的營養,比如不再是每天都是雞鴨魚肉,喫些清淡的食物,尤其是玉米、紅薯等粗糧,那麼我們就去掉了導致腸道疾病的基礎,就可以走上恢復的道路。

我們的大醫家繆希雍就是調理脾經(我們再次回到中醫術語)的高手,他的關於脾胃的學術思想對後世的影響很大,清朝的名家葉天士的胃陰學說,就是在繆希雍的理論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繆希雍認爲,大家以前都光注意脾陽了,比如李東垣老師就是一個典範,創立了補脾陽之氣的補中益氣湯,但是,脾作爲一個臟器,也是有陰的,這點大家可別給忽略了。

於是他就創立了脾陰學說,他用來滋補脾陰的藥物,我們大家都比較熟悉,比如蓮子肉、白扁豆、石斛、木瓜、山藥等。這對中醫的貢獻可大了,從此大家也開始關注脾陰了,在用藥方面也豐富多了。

您該問了,他這脾陰和我們的鬧肚子有什麼關係啊?原來,我們鬧肚子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後一定也會傷到脾陰和脾陽兩個方面,所以我們在調理的時候,也要注意從兩方面下手,偏於脾陰虛的,補脾陰,偏於陽虛的,補脾陽。

根據繆希雍的這個理論,我們在補養脾胃方面就有了辦法了,比如,我們可以把蓮子肉、白扁豆、山藥、薏米、芡實這些藥買來同樣分量的,然後給研磨成粉,每次一茶匙,用水給熬開了,成糊狀,長期堅持服用,這對我們的脾經是有着非常好的保養作用的。

當然,繆希雍還有更好的方法,我們在故事裏提到了,繆希雍小的時候身體很弱,後來卻體格健壯,也很長壽,到底他有什麼祕訣呢?當時的名醫,繆希雍的朋友王肯堂在書裏透露了繆希雍的祕密,王肯堂說在和繆希雍聊天的時候,總是看到繆希雍從袖子裏拿出個什麼小丸,放到嘴裏嚼,王肯堂就很奇怪,問:老兄你這是在喫什麼呢?也告訴我們一下唄?

繆希雍就告訴他說,這是一個祕方,增強脾胃功能的,結果後來王肯堂自己也試驗了,認爲非常的好,就推薦給了自己的父親,後來王肯堂說自己的父親能夠長壽,完全是因爲喫這個祕方的功勞。

那麼,這個祕方是什麼呢?原來,這個方子叫資生丸,原來的名字叫保胎資生丸,因爲繆希雍認爲,之所以有的孕婦懷孕到了第三個月就流產,那是因爲脾胃之氣不足,吸收的營養不夠,無力奉養胎兒了,所以纔會流產,如果補足了脾胃之氣,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對於這種情況,就用這個保胎資生丸來治療。

這個方子是繆希雍從民間得來的,繆希雍一生走南闖北,從民間學習了大量的驗方。

後來,繆希雍覺得不僅僅是孕婦,一般脾胃弱的人都可以服用這個方子,尤其是脾胃有積滯的人(各位,他確定的這個患者範圍和我們現在營養過剩的人很相近),這個資生丸化去積滯,保護脾胃的功能非常的好。

就這樣,繆希雍就把這個方子應用範圍擴大了,今天,我們很多人都是積滯很多,導致了排泄的不正常,那麼繆希雍的這個資生丸就有了更新的用途。

這個方子的組成是什麼呢?是:人蔘三兩(我們可以用黨蔘),白朮三兩,茯苓一兩半,陳皮二兩,山楂肉二兩,炙甘草五錢,炒山藥一兩五錢,炒黃連三錢,炒薏苡仁一兩半,炒白扁豆一兩半,白蔻仁三錢五分,藿香五錢,炒蓮子肉一兩五錢,澤瀉三錢半,桔梗五錢,芡實一兩五錢,炒麥芽一兩。

就是這個方子,研成粉末,做成藥丸,每次服用兩錢。

這個方子現在有成藥,同仁堂生產的叫“補益資生丸”。這個方子裏面,補脾陽的有了,那是人蔘、白朮,補脾陰的也有,其中的山藥、白扁豆、蓮子肉可以起到這個作用;泄溼的有茯苓、薏苡仁、澤瀉;其中的陳皮行肺氣,使得補而不壅;麥芽、白蔻仁、藿香都是開胃氣的,使得藥物能夠進入脾經胃經,走的是氣分;山楂也是開脾胃的,但是它走的是血分;黃連可以清掉脾胃中的浮火;芡實是一味收斂的藥,可以防止薏米等藥物滲瀉太過;桔梗是升清陽之氣的,和方子裏滲瀉的藥物互相配合,升清降濁。這個方子裏面,陰陽、補瀉、升降可謂都齊了,實在是一個考慮周全的方子,對於我們的脾胃系統非常的有好處。

繆希雍自己說,這個藥對於脾胃有積滯的人,很快就會把積滯給消掉,我通過臨牀觀察到,對於有積滯的人,這個藥會增加人的代謝,很快就給排泄出去了,對於脾胃不健的人,此藥又有開胃的作用,也就是說,這個藥可以雙向調節,使脾胃的功能趨向於正常。

由於我們腸道里的積滯被很快地排泄了出去,這樣也就去掉了慢性泄瀉的物質基礎,因此這個資生丸對脾胃的保養很有好處。

一個人,脾經之氣足了,整個人的生命力也就會提升上來,這對我們的健康是很重要的。

好了,繆希雍的故事就講到這裏,各位休息一下,我也要去拿個資生丸來嚼嚼了。

I 聲明信息:

文中涉及所有方劑藥物及治法爲學習參考之用,非專業人士請勿試藥!

來源:中醫五運六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