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们一直待在地球上,无法摆脱地心引力,但是我们凭借超越一切物种的聪明才智发展科技,将多艘无人飞船送到了地球之外,对外太空进行了探索,对地外行星进行了造访。现在,在与地球相隔数千万公里外的火星上,除了根据规划好路线向前移动的好奇号火星车外,还有一个安家在火星极乐平原的洞察号探测器,虽说它无法像好奇号火星车那样自由移动,但是功能足够强大,等于一个火星气象专家。

自2018年11月着陆火星极乐世界以来,白天,洞察号一边沐浴着明媚的阳光,一边伸展着能屈能伸的机械手,一边记录着火星上风速、压力、气压等环境数据,夜晚,一边数着天空中的遥远星辰,一边看着滑落的近处流星,一边遥望着地球,看起来好不逍遥自在,但事实并非如此,从2019年2月开始,洞察号被一个棘手问题所困扰,无论洞察号怎么做,它放出的“鼹鼠”的科学仪器始终无法钻进火星地下3米。

“鼹鼠”是一个热流和物理属性包(HP 3),由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提供,里面包含了辐射计和热流探头,为了能够深入火星地下探测,“鼹鼠”前端增加了一个电锤,后端增加了一根长长的数据线。NASA专家预计“鼹鼠”只需要两个月就可以钻进火星地下3米至5米,但在2019年,由于火星物质构成的差异,“鼹鼠”前端电锤在经数万次敲击后,始终无法完全进去,一直徘徊在35厘米深度,身体四分之一仍露在外面。

看来,想让“鼹鼠”自动进入火星地下这条路怕是行不通了,于是不少科学家纷纷谏言献策,对“鼹鼠”展开多次特殊方案,就为了它能够钻进火星地下,只要求钻进地下3米,从时间上来看,现在离“鼹鼠”首次放出的时间已经过去快两年了,但它还是没能钻进火星地下3米,怎么回事?不过NASA又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希望能起到作用,让这个在地面呆了快两年的“鼹鼠”能够进入火星地下,早日完成对火星地下的探测任务。

从洞察号11月1日获取的IDC图像来看,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鼹鼠”已经完全进入到火星土壤之内,并且完全被土壤盖了起来,只露出尾部宽宽的数据线。但这并不能代表已经抵达3米以下,根据NASA专家的说法,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鼹鼠”不再动弹,反而是洞察号机械手将变得很忙,执行各式各样的复杂动作,通过刮、擦、推等方式将大量土壤移到“鼹鼠”顶部并压紧,以求增加“鼹鼠”的摩擦力。

一直以来,火星被看成是地球的姐妹星,因此,科学家认为火星土壤结构应该与地球荒漠差不多,因为数亿年前的火星曾经也是一颗拥有液态水的星球,但是,直到“鼹鼠”放出以后,科学家才发现错了,跟地球土壤相比,火星土壤要松散得多,而且特别容易粘在一起,这意味着火星土壤不会给向下挖的“鼹鼠”带来多大摩擦力,当“鼹鼠”底部电锤锤击时,土壤粘在一起,在“鼹鼠”周围形成小坑,无法给“鼹鼠”提供必要摩擦力。

2019年,当“鼹鼠”进入40厘米深度首次被弹回时,NASA专家以为只是一颗小石头挡路,提出第一套解决方案,将“鼹鼠”进入角度与表面倾斜,以为这样就可以绕过小石头,但是很快发现“鼹鼠”再次被弹出。在经过分析后,NASA专家又提出了第二套解决方案,那就是将“鼹鼠”四周土壤压紧,但是“鼹鼠”还是继续弹出,不久之后,NASA专家提出了第三套解决方案,用机械手压住“鼹鼠”侧面,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由于之前的几套解决方案全都失败了,NASA专家在2020年提出了最后一套解决方案,也就是现在正在使用的新方案。这是一套有风险的解决方案,因为需要用洞察号机械手压住“鼹鼠”顶部,然后开启“鼹鼠”底部电锤,要知道顶部连接着一根重要的数据线,一旦数据线坏了,那么“鼹鼠”就彻底报废了。当“鼹鼠”完全进入土壤之后,又需要机械手多次添加大量土壤并压紧,因此实施起来会很慢。最后,希望不要再失败,不然真没辙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