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泗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成功完成2例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此項技術的順利開展,標誌着醫院消化內鏡介入治療又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病例1患者,沈某某,男,44歲,因結腸鏡發現直腸腫物,超聲內鏡示直腸黏膜下隆起,考慮直腸內分泌腫瘤。病例2患者,許某某,女,46歲,胃鏡檢查示賁門下隆起病變,超聲內鏡示間質瘤(固有肌層)。按照傳統的手術方式,患者需要做開腹手術,這樣的話,手術創傷大,併發症發生率高,危險性大,住院時間也相對長。經上海長海醫院消化內科林寒教授、蚌醫消化內科鄭海倫教授會診後,給予ESD治療。

和患者家人充分溝通後,在林寒教授和鄭海倫教授的指導下,在消化內科醫務人員共同配合下,分別爲患者進行了ESD術,手術非常順利,患者已出院。

ESD——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是目前微創治療的一種手段,是近年來出現的一項新的治療手段,也是臨牀應用前景很好的技術,讓更多的早期消化道癌能夠在內鏡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開腹手術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ESD主要治療以下消化道病變:(1)早期癌:根據醫生經驗,結合染色、放大和超聲等其它內鏡檢查方法,確定腫瘤侷限在黏膜層和沒有淋巴轉移的黏膜下層,ESD切除腫瘤可以達到外科手術同樣的治療效果。(2)巨大平坦息肉:超過2釐米的息肉尤其是平坦息肉,推薦ESD治療,一次完整的切除病變。(3)黏膜下腫瘤:超聲內鏡診斷的脂肪瘤、間質瘤和類癌等。

ESD與傳統的手術相比,具有創傷小、痛苦少、費用低、恢復快等優勢,目前已成爲治療癌前病變和早癌的首選診療方法。

此次成功完成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標誌着泗縣人民醫院消化科在內鏡下微創治療又邁出了新的一步。泗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長期與長海醫院、蚌埠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合作,一流的醫生,一流的設備,歡迎有需求的患者前來就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