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市場的週末發聲已經成爲一種常態。10月31日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又重磅發聲,將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股票發行註冊制以及建立常態化的退市機制會對A股未來有哪些影響?主要有三大影響:

第一是上市股票可能會出現良莠不齊的局面,申購新股和投資股票的投資風險加大。

股票發行註冊制是與以前的審覈制相對的。主要是指發行人申請發行股票時,必須依法將公開的各種資料完全準確地向證券監管機構申報。與審覈制不同,註冊制是證券監管機構只對發行人的申報文件的全面性、準確性、真實性和及時性作形式審查,不對發行人的資質進行實質性審覈和價值判斷而將發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給市場來決定。

因此,與審覈制相比,可能會出現一些資質並不高、盈利能力和發展潛力不大的企業發行股票成功,而新股申購和股票投資可能面臨更大的風險。

科創板進行註冊制以後,發行速度明顯加快,上市後破發、上市當天直接開板情況都有所發生。當然好處是一些優質的企業會得到快速上市的機會,從而有利於一些優質股票資源上市。但對投資者的價值判斷能力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

第二是全面的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以後,上市公司的“殼”資源價值不再,借殼上市和重組的邏輯會發生重大的改變

在股票發行審批制背景下,企業上市資格成爲重要的資源,企業無法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能不能上市、什麼時候上市、發行多少新股、新股的發行價格是多少?在上市資源緊缺的前提下,上市資格"一票難求",“殼”資源就成爲稀缺資源。因此,大量的借殼上市、通過殼資源進行重組就成爲A股市場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而股票發行註冊制背景下,"上市資格"不再稀缺,上市條件約束沒有那麼嚴格,上市的成本被大大降低,在有利於一些並沒有那麼好的企業上市的同時,大量中小企業、民營企業也將獲得公平競爭的上市機會。上市公司的殼資源將不再值錢,那些靠賣殼的上市公司、希望通過資產重組“起死回生”的上市公司將失去了價值,未來的股市資產重組將成爲真正意義上的資產重組,靠殼炒作和假資產重組將會越來越少。

第三是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後,投資者的投資風險進一步加大,對投資者的投資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要求更高

由於全面實施註冊制,股票供應量大大增加將導致股市股票的估值將進一步降低,股市的暴利投資時代將終結,好股票的市場價格和差股票的市場價格差距將進一步加大。

但隨着股票發行全面實施註冊制度,建立常態化的退市機制就是必然的選擇,以前股票上市是嚴進寬出,現在則是寬進寬出,上市容易、退市也容易,一些資質差、經營差或者出現問題的上市公司將會不斷退市。

有股市投資經歷的人都知道,A股上市公司退市難,從而導致一些沒有投資價值的公司仍然在股市上。

但股票退市並不是從今天開始的,而是已經建立建立十七個年頭:

從2001年2月份證監會發布《虧損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我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開始建立;2014年發佈《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市場初步形成了主動退市和強制退市爲基礎的多元化退市制度。2018年提出強化滬深交易所對重大違法公司實施強制退市的決策主體責任,加大退市執行力度。但這一次建立常態化的退市機制將形成真正退市的格局。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基礎性制度,雖然說全面實施退市常態化有助於嚴格約束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業績欺詐等侵擾市場秩序的行爲,打破劣幣大行其道的市場不良現象,真正實現優化上市公司資源配置、促進上市公司的優勝劣汰、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但對具體投資者來說,也將面臨投資股票退市的風險。據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以來有24家上市公司被強制退市,是以前6年總和的兩倍,未來資本市場退市改革的力度有望加大。

通過註冊制和退市制度改革有利於全面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和股市的良性發展,但對投資者來說,投資風險也會加大。(麒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