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飛魚

霜打銀杏葉金黃,滿地落葉鋪金牀。碧雲天,秋風盡,楓紅菊黃添靚裝。深秋早晚天寒涼,單衣更換棉衣裳。喜迎鵝毛贈千里,濃濃寒意染素裝。

11月,是一個深秋冬處的季節,秋風刷刷的吹黃了滿樹的銀杏葉,一夜之間,悄悄地穿上了新裝,彷彿在告訴人們,“天涼了,該換棉衣裳啦。”

深秋的銀杏葉紛紛而落,鋪成了滿地黃金,趁着冬天還沒到來,這個時節,正是欣賞銀杏的時候,銀杏甘爲秋天做最後的收尾,給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換上新衣裳,留給人們秋天最好的印象。

這幾天,總是能夠看到大雁歸去南方,或許是在提醒人們,秋冬時節,涼意漸起,涼葉紛紛揚揚飄落下來,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閃閃金光。

想起去年秋天的時候,在山東的一個小鎮上,公路兩旁種滿了銀杏樹,秋風蕭瑟,銀杏葉把整條公路鋪上了黃金金的地毯,當風一吹起來,葉子迎風起舞,簡直美極了。

那個秋天,也是自己和先生愛情見證的過程,在銀杏樹下,伴着金黃的葉子,和他拍下了一張張的合影,那是我們的婚紗照,伴着秋天的祝福,我們開啓了幸福的生活。

初秋的時候,碧綠的銀杏,朝迎霞光,晚送夕陽。與“秋老虎”做着不屈不撓的對抗。可以理解,任何植物都一樣,經歷了春生夏長,即使秋天,也想茁壯。

仲秋的時候,天氣漸涼。有時大霧瀰漫,有時霧凝爲霜。碧綠的銀杏怎可抵擋?茂密的樹冠,漸漸泛黃,泛黃而不落,這是枝的愛戀,這是葉的嚮往。

深秋到了,整個樹冠變得金黃。她沒有楓紅、沒有桂香,但以特有的模樣,襯托着秋的斑斕、秋的芬芳。

微風起,一片片,一雙雙,像那蝴蝶,舞動着翅膀,鋪就了曲徑,飛向了遠方。情侶在曲徑上徜徉,老人在木凳上端祥,笛哥在亭臺上歌唱,花季少女撿起一枚、輕輕放進了沉重的書囊。

好一派秋光,好一派秋的景象。 抬頭看銀杏,棵柯現滄桑。一年一輪迴,秋光似春光。

還想起了在暮秋時節,北方滿目蕭瑟,千樹凋敝,萬葉飄零。秦嶺中原一帶卻可見一盛景,一樹一樹高大的柿樹,吊墜着一隻只鮮紅圓潤、剔透玲瓏的小燈籠,煞是驚豔。

小時最先認識的是西紅柿,村裏人叫它洋柿子,後來知道西紅柿傳到中國是明朝時,而大面積栽培則是建國後纔開始,不足百年。

而本土生長的柿子早已融入民族文化的血脈,古詩詞、中國畫、玉器等古玩擺件,都能看見它的影蹤,一方面是它本身的價值,同時也因爲諧音的寓意,萬柿如意,喜柿連連,柿柿順心,點中平民百姓對生活的期許。

秋陽日照,樹上的柿子更加明豔,只等那寒霜降下,接納大自然最後的洗禮,凝脂成飴,甘甜沁心。

每當秋天的時候,跟先生都會出去旅遊,看看那銀杏的金黃,看那柿子一個個掛滿了枝頭,如同小燈籠一樣非常祥和。

走在橘子洲頭,迎着湘江的風,柳樹的葉,楓葉的紅,銀杏的黃,執一人之手,共度一世之情。走在嶽麓山上,看那迷霧籠罩着整個山頭,山茶花被秋雨打下了枝頭,落滿了一地,像是被罰站的少女,委屈而令人憐憫。

秋天,不賞一片銀杏芳華,都不足以談秋天,奔赴那片銀杏林,賞一場醉美秋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