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考入北大清華的學霸,在就讀大學期間,覺得茫然,感覺自己一事無成,你相信嗎?

其實這樣的事情還真有,還不少見。

在很多人眼裏,都考上了北大清華,就讀國內最好的大學,怎麼叫一事無成呢?可以說已經有了輝煌的過去。至少,在考大學這件事情上,已經很成功了。

如果這樣理解,不能說不對,但顯然並不明白北清學生的實際情況。

對北清學生而言,進了大學,只是一個開始。對於這個羣體而言,也許在高考之前和高考之後的短暫時間裏,會因爲自身成績出類拔萃、高考成績優異而沾沾自喜,但一旦進入大學, 大多數人也就“泯然衆人”了,因爲在一個滿是學霸的世界裏,誰也不比誰強多少。

尤其是一些來自比較偏遠地區的北清學生,不少人會發現,自己除了會讀書會做題,無愧於“小鎮做題家”的稱號之外,其他方面,一無所長,根本無法與周圍那些來自大城市優裕家庭的同學相比——這些同學,不但成績好會做題,還有其他很多愛好,甚至在某些領域,比如外語,比如音樂,比如文學、藝術等領域有自己的特長。

這樣一對比,就會發現自己“很差”,有些人就會油然而生自卑感。所以,題主這樣的就讀於清華熱門專業,依然感覺自己一事無成,其實並不奇怪,也並不少見。

那麼,面對類似的情況,該怎麼辦呢?

在我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三個方面。

1、直面現實。北清學生中,有很多人出身於具有良好環境的家庭,在成長過程中,周圍的成長環境很好,得到了很好的薰陶,他們不只是成績好,綜合能力更加突出;而另外一些學生,比如農村專項的學生,往往來自相對貧窮的地區的農村,能考上北清已經殊爲不易,很難在其他方面有特長,綜合素養很難和那些來自大城市良好環境出來的同學相比。這是現實,要承認這種現實,直面這種現實。

2、承認自己在北清只是平凡一員,甚至承認自己是普通的。進入北清的學生,很多人都有一段不平常的心路歷程——承認自己只是平凡一員,甚至承認自己很普通。

這一點其實並不容易,因爲能能進入北清的學生,無疑是全國拔尖的,大多數人在小學、中學階段都是一路領先的,其中很多人都是他們當地學校中的風雲人物。一路領先,一路傲視羣雄,難免會有“天下捨我其誰”的心理優勢。但是,一旦進入高手如雲的北清,會發現身邊不差於甚至強於自己的,比比皆是,會產生很大的心理衝擊,心理落差會很大。

這類問題,有可能構成不小的心理障礙,但這是需要克服的。

如何克服?要學會適應環境,從心裏承認自己在北清這個環境裏只是普通一員,承認自己的平凡,而不是抱住之前的輝煌不放,拒絕調整和改變。

從大多數人北清過來人的經驗來看,大多數人都經歷了這麼一個過程,並作出了相應的調整和改變。

3、把大學作爲新的起點,樹立新的、合理的較高目標。人生在每個階段,都需要有自己的目標,尤其是大學階段,需要樹立適合自己的目標,比如,拓展知識面,提升專業素養,比如參與課題研究,打下一定的學術基礎,比如計劃深造,那麼就需要保研或者考研,或者直博,或者考慮留學,申請國外的大學,等等。其實大多數北清學生經歷了大一最初階段的適應後,都會有這樣那樣的規劃和目標,並且發揮學霸的特質,把自己訂立的目標一步步去實現。

所以,從這種意義上說,某些北青學霸之所以覺得一事無成,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爲並沒有在大學階段給自己確立合理的目標。要麼沒有確立目標,就會讓自己沒有前進的動力,要麼確立的目標不合理,自己達不到,產生挫敗感,覺得自己一事無成。

總之,進入大學,就進入了人生的有一個階段,一個新的起點,需要直面環境,適應環境,並在新的環境中找準自己的定位,然後樹立合理的目標,繼續努力,這樣,人生之路就會越走越寬,就會與“一事無成”的挫敗感絕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