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要說的這樣兒東西,家家有,人人用,這麼說吧,只要您喫大米飯那就離不開它。沒錯,電飯鍋。就是這麼個天天見面的老夥計,最近突然成了網紅,還打出了一個新名頭——脫糖電飯鍋

“脫糖電飯鍋”火爆熱銷成“網紅” 號稱可使米飯降糖70%

脫糖電飯鍋,號稱用它蒸飯,可以有效降低米飯中70%的糖分,即使喫上兩大碗,也抵不上用普通電飯鍋蒸出來的一碗米飯的糖分多。這簡直就是糖尿病患者和減肥健身人士的福音。

難怪剛一“出道”,就碾壓傳統電飯鍋,穩居此類產品銷量C位。即便是少則幾百,動輒一兩千,售價不菲,也依然擋不住在各大電商平臺火爆熱銷,銷量輕輕鬆鬆“10萬+”。

也難怪,誰不希望更健康呢?要是真能給米飯脫糖,貴點兒也值得。“脫糖電飯鍋”究竟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呢?

據賣家介紹,與普通電飯鍋的實底內膽不同,脫糖電飯鍋內膽底部佈滿漏水孔,下面還增加了一個收集米湯的盒子。普通電飯鍋蒸飯就是連米帶水一起煮,水乾了米飯就熟了。而脫糖電飯鍋在把米蒸到半熟的時候,會採用所謂的“虹吸法”“波浪蒸煮法”等等五花八門的方法,將鍋中的米湯濾掉,再把剩下的米蒸熟。

有點兒像是撈飯的做法,借濾掉的米湯帶走大部分米飯當中的澱粉,也就是糖分。

借濾掉米湯帶走糖 真的靠譜嗎?

聽上去似乎有點兒道理。降低攝糖量,這個困擾了糖尿病患者以及減肥人士這麼久的世界性難題,難道就讓脫糖電飯鍋給輕輕鬆鬆化解了?

市民:感覺應該有點用吧。

市民:把米飯裏面的糖洗掉的那種,是嗎?我覺得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市民:有人實驗過的就比較靠譜。

市民:不靠譜,大米飯能轉換成麥芽糖,直接就升糖了,怎麼可能降血壓、降糖呢。

市民:不太靠譜,聽上去這麼神奇的東西一般都不太靠譜。喫藥很多人都降不下來血糖,憑什麼一個鍋就能降啊。

(總檯央視記者 魯念 李峻)

“降糖煲”“脫糖煲”“脫糖儀”名頭真不少

看來大家對這款“網紅”產品還是有信有疑。既然不確定,那就要一問到底。

總檯央視記者在某電商平臺綜合排名第一的店鋪裏,以319元的價格,購買了一款規格爲3L的電飯鍋,品名顯示的是“智能降糖煲”。而在這家店鋪的展示頁面,還有同類產品,品名則爲“智能脫糖煲”。產品到貨之後,記者看到,外包裝箱上印製的是“電飯煲-米飯脫糖儀”。

賣家告訴記者,脫糖後的米飯,糖分至少少一半,可以敞開了喫。果然如此嗎?

實驗證明:"脫糖"pk普通米飯 升糖無差異

爲了驗證這種“神奇”功效,總檯央視記者帶着電飯煲來到了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在這裏,專家參照2019年底,我國發布的最新行業標準《食物血糖生成指數測定方法》,分別對脫糖電飯煲和普通電飯煲蒸出來的米飯,食用後人體血糖變化情況進行了“雙盲”測定。實驗結果如何呢?

實驗中,專家分別用普通電飯鍋和記者購買的“智能降糖煲”,將同樣品牌、同樣分量的大米,以及同樣多的水,做成米飯。而後,12名健康志願者,男女各半分成兩組,一組食用普通米飯,一組食用所謂的“脫糖米飯”,每人均食用150克,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一份3兩米飯。

在此之前,志願者們已經進行了兩次空腹血糖檢測。而餐後兩小時內,又選取6個時間點逐一進行靜脈取血,對血清中的血糖含量進行檢測。

專家介紹,和指尖取血相比,靜脈取血測定的血糖指標會更加穩定。通過將每一名志願者的餐後血糖數據進行綜合測算,最終得出兩條人體血糖曲線。

中國科協“源新聞”專家庫成員、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GI測試中心技術負責人 常靜一:雖然兩條曲線看起來是有差異的,普通電飯煲的米飯最高的頂點是8.79,脫糖電飯煲的最高頂點是8.56,但實際上在統計學意義上是沒有顯著性差異的。所以說兩個電飯鍋蒸出來的米飯,進入到人體之後,形成的血糖實際上是沒有差異的。

也就是說,同樣3兩米飯,在被人體吸收後轉化成了幾乎同樣多的血糖。所謂脫糖電飯鍋並沒有起到給米飯“脫糖”的效果,一些賣家宣稱的降糖率達70%更是無從談起。

中國科協“源新聞”專家庫成員、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GI測試中心技術負責人 常靜一:大米飯當中會有90%的碳水化合物,其中75%都是澱粉,所以經過這樣的水溶,可能會進入到水裏一部分澱粉,但是量會很小。所以現在就是看到這個圖,就是不足以對它(血糖)產生影響。

專家:食用“脫糖米飯” 血糖反而會更高

看來,脫糖電飯鍋並沒有給米飯脫糖的本事。不僅如此,專家表示,食用所謂的脫糖米飯血糖反而會更高。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中國科協“源新聞”專家庫成員、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GI測試中心技術負責人 常靜一:雖然在圖上看出來它的曲線變化很明顯,但是在統計學意義上是沒有差異的。(血糖含量提升)稍微滯後一些,主要是因爲,這個脫糖電飯煲蒸出來的米飯,口感會偏硬一些,會消化吸收得慢一些,造成血糖的含量會一直在持續(增加)。

由此可見,商家所宣稱的脫糖米飯可以敞開喫,更是不足爲信。

中國科協“源新聞”專家庫成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內分泌科主任 李春霖:這種顯而易見是不科學的,絕對不能說你可以喫雙倍的。如果我們本來應該喫一碗米飯,但是按照某種宣傳喫了兩碗米飯,那它的結果是什麼?一定是餐後血糖增高,慢性的高血糖導致的糖化血紅蛋白增高,那麼長此以往是對患者的各個臟器會有不好的影響的。

(總檯央視記者 張立雷 李峻 趙迎晨)

給米飯“脫水”不僅不降糖還破壞營養

專家告訴我們,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按照碳、氫、氧聚合程度不同,分爲單糖、低聚糖和多糖。澱粉就是一種多糖,需要經過十分複雜的消化分解,最終變成葡萄糖,才能夠被人體吸收利用。

澱粉又有直鏈澱粉、支鏈澱粉和變性澱粉之分。其中直鏈澱粉最容易被消化吸收,支鏈澱粉可能會延緩血糖的吸收,但作用十分有限。因此所謂的脫糖電飯煲想要通過洗掉澱粉的方式阻止人體血糖提升很難辦到。此舉還會導致部分水溶性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流失,對人體健康反而不利。

科學健康飲食 有效控制血糖

那麼,要想控制好血糖又該怎麼做呢?

專家在飲食方面教您幾招。1.飯前半小時,小食先果腹。2.多細嚼慢嚥,好消化吸收。3.調整進餐順序,先湯後飯,喫飯時先蔬菜再肉類最後喫主食。4.糧食粗細搭配,不要過度烹煮。5.增加膳食纖維,管飽防喫多。

法律專家:涉嫌虛假宣傳甚至消費欺詐

醫學專家已經給出結論,所謂的脫糖電飯煲根本就是噱頭。而在法律專家看來,事情還遠不止這麼簡單。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祕書長 陳音江:廣告法的第17條明確規定,除了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並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說其他推薦商品與這個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這種用語。這種電飯煲說“脫糖儀”,這種行爲明顯地違反了我們廣告法。

在法律專家看來,降糖原本是常用的醫療術語,被一些商家嫁接到商品宣傳和名稱上,在實際應用中又很難達到所宣傳的效果,同樣涉嫌虛假宣傳和誤導消費者,甚至可能構成消費欺詐。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祕書長 陳音江:反不正當競爭法裏面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對商品的性能、功能,或者質量做虛假或者是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現在宣傳你(電飯鍋)達到了70%的降糖的效果,那它實際上有沒有達到?如果你沒有達到,那顯然是誤導(消費者),如果構成欺詐,按照我們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來說,消費者是可以要求這種價款三倍的一個賠償。有關部門也可以依據這種反不正當競爭法、廣告法等有關的法律法規,對他(商家)進行處罰。

(總檯央視記者 張立雷 李峻 趙迎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