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丈量大秦嶺,爲商洛美停留,你想要的秋色這裏都有

一年四季,秋天醉美,五彩斑斕,層林盡染。此時的秦嶺山可以說是一年之中最豐盈最美的季節。

說到秦嶺,我們就不得不提一個地方——商洛。

商洛這個地方,我最早是從“秦嶺最美是商洛”這句廣告詞裏聽來的,之後,就從金絲峽開始,去了商洛的好多地方,牛背梁、江山景區,以及許多極有嶺南特色的玫瑰小鎮、棣花古鎮等許多專題小鎮。穿過秦嶺梁,商洛就成了經常去旅遊的地方。從相識相知到愛上,這是一種緣分,也許一種幸福。

我喜歡旅遊,每年我都自費去好多地方,但每當季節轉換,我都要去秦嶺走一走,春天賞花、夏日避暑、秋天看景、冬天賞雪,秦嶺之美,你只有走進它,才能感受到它獨特的魅力。

在又一個10月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再次來到了商洛,來到了如油畫般的秦嶺深處。

從西安出發,大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我們就來到了位於灞河、浩河、丹江三水源頭的秦嶺江山景區。秦嶺江山景區是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的交匯點,是遠古時代動植物的天堂與樂園,也是上古時期動物遷徙的大通道,極具秦嶺原鄉之味,人與自然在這裏和諧相處。

秋天的江山景區,薄霧輕紗,色勝春潮,樹樹皆秋色,羣山皆五彩,斑斕如畫,漫步在空中棧道,停歇在山間亭臺,置身於浩浩林海,呼吸着大山裏新鮮的空氣,享受着自然饋贈的美景,傾聽清脆的鳥鳴,遠離城市的喧囂,心便不由自主的迴歸於自然,陶醉於自然。

從江山景區出來,時間還早,於是一行十餘人又驅車繼續南行,往棣花古鎮而來。來此感受人文商洛,文學驛站的魅力。

棣花古鎮是著名作家賈平凹的故鄉,最早因盛產棣棠花而得名。唐代詩人白居易三過棣花曾留有“遙聞旅宿夢兄弟,應爲郵亭名棣華”的名句。近年來更是因賈平凹先生的名人效應和他題書的“秦嶺最美是商洛”,而使這裏成爲省內外遊客熟知的知名景點。

這是我第二次來到棣花古鎮,時值深秋,旅遊漸入淡季,但棣花古鎮的美卻因秋色而更美。柿子、銀杏、合歡等樹木的秋日斑斕的色彩與古鎮明清風格的建築交相輝應,構成了深秋絕美的風景。

古時,棣花古鎮就是“北通秦晉、南連吳楚”的六百里商於古道的重要驛站。也是賈平凹小說《秦腔》的原型實景地,清風老街就在於此。這條青石板鋪成的街道,乾淨而整齊,街兩邊是仿古建築,青磚、黛瓦、馬頭牆,古色古香。

千畝荷塘雖已荷香漸遠,但殘荷猶在,在夕陽下,於遠山呼應,黃得炫目,黃成了一幅田園風十足的油畫。一路走來,相機與心,都沒閒着,一邊拍照,一邊用心感受這文風蔚然的古鎮魅力,即使不賞風景,僅古鎮不同時空的風物人情,就已足夠我們探究和體味了。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在丹鳳休整了一夜之後,第二天喫過早餐,我們又驅車前往被譽爲大秦嶺的封面的金絲峽景區看秦嶺最美的風景。

記得當年,西安的公交車身打出“秦嶺最美是商洛”這句廣告詞的時候,配的畫面就是金絲峽。我當時也是衝着“秦嶺最美是商洛”這句話和金絲峽的美才來到金絲峽的,這次來,應該算是第五次了。在這裏,我看過春天的蘭花,夏天的溪水,但唯獨這次,我看到的是上帝的調色盤散落的五彩。

秋天,在金絲峽的山林峽谷間行走,附身或者抬頭,美都在你的眼前,濃墨重彩,層林盡染。深橙欂櫨,金黃葉樺,絳紅秋楓,朱橘野果等山林樹木,五彩夾雜,深淺交錯,把秋日的金絲峽打扮的像少女的彩裙,絢麗多姿,醉人心肺。

我們這次是從上而下行走,所以,我們需要不時的回望,在行走與回望之間,總會有不同的美,映入眼瞼,落入鏡頭,真可謂是一步一景,步移景換。

其實,人生也是一樣,是需要時時回望的,回望來時的路,我們才能看到行走的不易,懂得了珍惜的含義,我仰望天空,斑斕就在天空,我俯瞰大地,繽紛就在腳下,溪水無情,它不會回頭,但總有些落葉,會追隨着它,去更遠的地方,把秋日的色彩,帶出大山……

因爲美,我們比預計的時間晚了許多,直到下午四點左右,我們才走出峽谷,打尖喫飯。當我們趕到漫川關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住宿喫飯,把漫川的古韻留給了第三天的行程。

漫川古鎮,又稱漫川關,地處秦頭楚尾,歷來爲兵家必爭之地,“朝秦暮楚”的歷史典故便源於此。在歷史的長河中,漫川關水旱碼頭通往各地,商務繁榮,人口稠密,有"水碼頭百艇聯檣,旱碼頭千蹄接踵"的繁華,是連接秦楚的水旱咽喉大通道。

從現在旅遊的角度看, "北通秦晉,南聯吳楚"的漫川古鎮,也是旅遊的一個交匯點,人們不管是去湖北鄖西,還是附近的天竺山,都要途經這裏,所以,這裏就成一個旅遊的打卡點。

這是我第二次到漫川,僅幾年時間,這裏便有了很大變化,修復改造即保留了古鎮特色,也讓古鎮煥然一新,但不管是新建還是復古,古鎮依然是古色古香,盡顯徽派和晉秦派古代建築風格。這裏民風純樸、鄉土文化南北融合,形成了全國最大,獨一無二的“秦楚雜居文化集散地”,是體驗和感受秦楚風情的理想旅遊地。

遊漫川古鎮,靜享慢生活之趣,走明清老街,尚秦風楚韻,聽“漫川大調”,品綠毫仙茗,我來了,我又來了,我想,我還會再來。

過了漫川關,就離西安,越來越近了,天下之大阻的秦嶺,也擋不住我們進出的秦嶺南北的車速。

秦嶺,對於西安人來說是一座福山,對於商洛人及秦嶺之南的人來說,更是一座福山,這兩天,“秦嶺以一己之力擋住南下冷空氣”的話題又上了熱搜,這時,我們正在緊靠秦嶺梁南坡的牛背梁感受濃濃的秋意。朋友圈裏有人問我:商洛冷不?我說:我感覺比西安還暖。這也許就是大秦嶺給予我們的庇護吧。

11月1日,我們離開漫川關,直奔了牛背梁。

在金絲峽,我看到一句話:九寨歸來不看水,金絲歸來不看峽。但,不要問我爲什麼去了金絲峽,還要來牛背梁。其實,來這裏,不需要理由,有一句:“牛背梁是個好地方”就足夠了。

秋日的牛背梁是色彩描繪的油畫,我不會畫畫,但我帶着相機和心,我用我的心和相機爲她着彩,山林和溪水就住進了我的心裏。這是我第二次來牛背梁,第一次,是爲了摸那棵樹的溫度,這一次,純粹是爲了賞秋。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作爲“天然氧吧”的牛背梁,四季都很美,而秋天是她最絢麗的季節。漫山遍野的綠色在季節的轉換中,悄然間換了色彩,黃、紅、綠、橙……色彩斑斕,慢行其間,就彷彿進入夢幻王國,多姿多彩。尤其是羚牛谷一段,就連片片落葉都是山間林間亮麗的風景,與山水石瀑,交相呼應,不是油畫,更勝油畫,讓人留戀往返。

如果你時間充裕,牛背梁山下的終南山寨也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這裏雖然面積不大,但卻傾注着本土老藝術家耗時數載傾心打造的成果,這是一座以石頭基礎打造的藝術城堡。山寨把原有的鄉土、民俗、文化充分融入到石頭建築藝術裏,風格多異,規劃大氣,2016年成功入選全國優秀旅遊項目名錄,素有“老屋珍藏館,山居大觀園”之稱。在這裏,品嚐商洛的特色美食,也是不錯的選擇。

“萬花都落盡,一樹紅葉燒。”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在大秦嶺行走,爲商洛美停留。”秦嶺的秋色,你不來,就不會體會到她獨特的美。我來了,在橙黃橘綠正好的時節,你,來了麼?

圖文編輯:昕語梅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