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比亞迪市值站上2600億元大關,成功超過自主一哥上汽集團。伴隨着上汽大衆銷量的疲軟以及比亞迪三季度的爆發,比亞迪目前市值突破4300億元,領先上汽約1300億元。那麼問題來了,比亞迪這家傳統車企怎麼就會突然爆發了呢?

在10月底公佈的三季度業績中我們可以發現端倪。三季度,比亞迪實現營收445.2億元,同比增長40.72%,環比增長9.05%;實現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爲17.51億元,同比增長13倍。盈利能力方面,比亞迪三季度毛利率爲22.32%,創下歷史新高。

支撐比亞迪這一強勁業績的自然是其強大的產品線。呼聲最高的比亞迪漢7月上市,產能逐月爬坡,9月銷量達到0.56萬輛,環比增長超過40%,三季度合計實現銷量1.08萬輛,且以高配版本爲主。9月唐家族實現銷量5085輛,環比增長211%,三季度合計實現銷量8314輛,環比翻番。

除了這兩款爆款車型外,比亞迪其餘產品線保持住了穩定。燃油車板塊,比亞迪三季度實現銷量6萬輛,同比僅下滑1.1%,環比增長2.1%,其中宋Pro表現亮眼。

除了自主板塊表現搶眼外,比亞迪與其它跨國巨頭的合資業務也在穩步推進。對於國內很多車企來說,諸如長安福特、上汽大衆,這些合資板塊都是自主車企的利潤奶牛,但比亞迪此前一直都無法分享這一蛋糕。

比亞迪與戴姆勒聯手打造的中高端純電品牌騰勢今年也開始放量。一季度,騰勢X EV實現銷量127輛;二季度實現銷量962輛;三季度則達到了853輛。雖然與頭部造車新勢力銷量仍有差距,但能在中高端純電SUV中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

除了與戴姆勒的合資品牌外,比亞迪近期與豐田控股的日野汽車達成戰略合作。雙方目前已經簽署協議,計劃各出資50%於2021年在華設立合資公司研發純電動商用車及電動車零部件。如果合作順利,雙方還將在2025年在華共同生產日野品牌的純電動商用車。

除了整車業務隨着大環境的好轉而銷量暴漲外,比亞迪還擁有着其餘整車企業夢寐以求的動力電池產線。目前比亞迪推出了對標寧德時代CTP電池的刀片電池,隨着三元鋰電池在安全上的問題頻發,不少整車企業重新選擇磷酸鐵鋰路線,而這正是比亞迪的強項。

比亞迪刀片電池目前已經開始向外供貨,在國內,比亞迪電池業務給北汽、長安做配套。海外市場方面,比亞迪與豐田、戴姆勒、福特以及奧迪都有合作,預計從2022年開始海外訂單將持續放量。

作爲一家玩跨界玩的賊6的整車企業,比亞迪今年還打入了蘋果產業鏈。東吳證券預計比亞迪將從2021年開始正式成爲蘋果核心供應商,預計蘋果pad產線有望由比亞迪供貨40%。

對於比亞迪來說,三季度似乎還只是"黃金時期"的開端,伴隨着旗下純電車型的放量,動力電池及儲能業務的全球擴張以及旗下半導體部門、電子產品線的增長,比亞迪全年實現高增長已無懸念,超越銷量表現疲軟的上汽並不奇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