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9月29日起,91輛全新的純電動公交車分別被投入到1路、9路、11路、901路、K6路等線路運營,貫穿薌城、龍文兩區,覆蓋城區行政單位、學校、居民居住圈等重要城市生活區域,爲漳州市民提供綠色出行服務。

據瞭解,此次新能源公交車分爲公交版與旅遊版兩個版本:公交版的新能源公交車整車長約8.5米,整車高約3.1米,與此前的公交車大小相近,核載人數爲59人,主要在1路、9路、11路路線上營運;旅遊版分爲兩種車型,其中運行於901路的公交車整車長約10.9米,整車高約爲3.6米;運行於K6路的公交車整車長約8.2米,整車高約3.4米。

那麼,這張漳州新“名片”有哪些新科技?運行一個月來,市民和公交車司機的反響如何?日前,記者帶着這些問題,坐上了這批新公交車。

正在行駛的1路公交車

這些細節 大家點贊

有豪華車般的體驗

新公交車採用氣囊空氣懸掛系統可以根據道路的起伏不同調高或調低底盤高度,使得車輛能夠適應多種路況條件下的駕駛需求,以保證車輛能夠順利地通過泥濘、砂石等特殊路面。“有了這個系統,行駛過程基本無底盤噪音,讓公交車也能擁有豪華商務車的平穩乘坐體驗。”1路公交車司機楊中惠說道。

同時,在旅遊版公交車的座椅中間,還全部配5V-3A的USB接口,便於乘客在較爲長途的乘車途中爲電子產品充電,爲市民提供更加舒適、便捷的服務。

客座式公交車座椅USB接口

車身印上古城、水仙花

在外觀設計上,兩個版本的新能源公交車均從地域傳統特色文化中汲取要素,以閩運公交企業色藍色爲底色,採用漳州古城和祥雲爲主圖案設計元素,構成“漳”字圖形;並用漳州市花水仙花、祥雲爲輔,以此共同組成獨具特色的“漳州印象”,直觀展現漳州城市特色。

新版公交車外觀

漳州古城是漳州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和漳州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古城內牌坊數量衆多、內容豐富,歷來聞名。車身外觀通過漳州古城的牌樓和祥雲,來體現漳州古城古香古色的歷史沉澱和風土人情。

漳州市花水仙花,色美香郁,素雅娟麗,有“天下水仙數漳州”之美譽,擁有濃郁的文化背景與較高的品牌知名度。車身外觀中將白色的漳州水仙花和祥雲相結合,來體現漳州當地獨一無二的清雅風韻和人文情懷。

油門防誤踩起步更柔順

新公交車裝備有ASR驅動防滑控制系統,實現油門防誤踩、坡道起步、下坡安全輔助,及EBA緊急制動輔助功能等12項安全輔助駕駛功能提高行駛的安全性。

“此前的車輛剛剛啓動時,加速度都較快,乘客還沒站穩腳跟,一不小心便很容易發生意外;新公交車時速在10公里以內時,加速度都很小,起步更加平穩。”楊中惠說。

新公交車還配備了智能疲勞駕駛預警系統,對車輛駕駛過程中的駕駛員行爲進行實時監控,判斷出疲勞等異常情況進行聲光電預警並通知監管平臺進行控制;新配備的電池箱專用滅火裝置,則從根本上避免了電池異常火災的發生。

↑智能疲勞駕駛預警系統預警器

←電池箱專用滅火裝置

這些設計 大家還在適應

車身“長高”了0.7米司機視線容易被較矮樹枝影響

在兩款新車型中,運行於901路的旅遊版公交車變化較大,而這也爲公交司機帶來更高的操作要求。

從外觀上看,此前901路的公交車車身長度約8米,高度約2.9米。而新上線的旅遊版公交車,車型與旅遊大巴車相似,整車長約10.9米,整車高約3.6米,比舊公交車高出0.7米,長度超出2.9米,而這也使得司機在駕駛公交車過程中,需要更加留心車輛前後方的車距、車輛與路邊樹枝的高度。

司機正在駕駛新公交車載客

在採訪過程中,一些有着多年駕駛經驗的司機師傅告訴記者,因爲公交車在行進過程中需要經常性地停靠,所以一般司機都會選擇偏右側的車道。而靠右側的車道一般與人行道相鄰,人行道上的樹木高矮不一。如果車較高,遇到較矮的樹枝,則較難避免樹枝與公交車產生碰撞,無論對司機的駕駛視線,或者是安裝在公交車外部的監控設備,都會造成一定影響。所以在駕駛更加高大的新公交車時,便要求司機對路段更加熟悉。

臺階兩級變四級更高更陡,老人上下不方便

而對於車身內部,行駛於901路線上的旅遊版公交車的車型與長途旅遊的大巴車相似,車輛分爲兩層,下面一層可放置客人的行李箱,上面爲乘客的座位。這便導致了旅遊版公交車的臺階更多更高。據測量,乘客下車時,需要走四級臺階,除去最下面一級階梯,其他三級臺階高度分別爲33釐米、32釐米、28釐米。而舊版公交車通常只需要走下兩級臺階,除去最下面一級階梯,剩下一級臺階約爲26釐米。

這便帶來了兩方面的弊端,一是因爲臺階由原來的兩級變爲四級,公交車在停靠站臺的時間將延長一倍,如果遇到上下車的乘客較多,停靠時間甚至需要延長兩倍,而更高更陡的下車階梯,也成了司機師傅擔心乘客安全的一道關卡,“這種與大巴車相同的上下車階梯,比原來的階梯更高也更陡。年輕人下車都需要扶着扶手,如果是老人家出門買菜,一手拿着東西,一手拿着柺杖,還要下4級階梯,安全隱患還是比較大。”很多公交車司機在採訪中反映道;二是雖然旅遊版公交車有一層專門放置行李的位置,但在實際運行中,公交車司機無法離開座位下車爲乘客打開放置行李箱的側門,同時路上的交通狀況也不允許公交車停留過久。所以如果遇到乘客所提的行李較多時,依然只能和平時一樣,將行李提到第二層的座位上,一層放置行李的位置便無法使用。

客座式公交車座椅

大巴車式外側開門容易造成電動車或行人與車門剮碰

同時,行駛於901路線上的旅遊版公交車車門的打開方式與大巴車相同,是向外側打開,而非普通公交車向內收縮。

據測量,打開狀態下的車門,會超出車身約22釐米,如果是在車門打開的過程中,則會超出車身約30釐米。有901路公交司機反映,部分行人和電動車車主對新公交車還不熟悉,在交通較爲擁擠的路段上,會造成電動車或行人與公交車剮碰的情況。

新版公交車的上線,在爲市民帶來舒適感與安全感的同時,也因爲其新車型,而帶來了些許的不便。

對此公交司機呼籲,希望市民在上下車時,能更加留意腳下的臺階;在乘車時相互理解,減少因乘車而帶來的矛盾糾紛。同時公交司機也會在駕駛新版公交車更加細心,爲市民帶來良好的乘車體驗。

等待出發的新公交車

來源:閩南日報 記者 楊瑞/文 黃子君/圖

本期編輯 曾周嵐 本期組長 曾婷婷

值班主任 羅蓉芳 總 編 輯 賴雄偉

關注漳州新聞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