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說孩子是“四腳吞金獸”已經是“謬讚”了。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所有家長最爲關注的一個話題,在孩子身上,家長不僅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還要投入大量的財力。

而且,爲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在孩子還未出生的時候就開始“未雨綢繆”,就是讓孩子能有更多的教育資源。

曾經看到一位家長這樣說過:在我家孩子還沒出生的時候,他媽媽就報了胎教班,每天都去上課,給他最好的胎教,剛出生的時候,就拿着出生證明給孩子去幼兒園報名,怕沒有上學的名額,現在幼兒園剛上半學期,他的小學、補習班都已經申報好了。

“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在父母的心中,孩子的事情大於一切,自己能做的就是儘量的滿足孩子,給予孩子,提升孩子,讓他們不落後給其他小朋友。

所以,家長在孩子上學之後,本着“技多不壓身”的原則,家長都會給孩子報各種班,興趣班、補習班、輔導班等等,就是想要多學一些技能,有一些高於常人的地方。

尤其是一些80後的家長,在孩子身上,家長都非常捨得投資,只要是對孩子好的,只要是對孩子有益的,那家長都會甘心情願的付出。

同事家就正在出現這種“惡性報班”的情況。

同事家的孩子軒軒今年剛上1年級,剛從幼兒園升上來的之後覺得很不適應,學習也比較喫力,同事就比較擔心孩子剛一上學就輸在起跑線,就給孩子報了一些補習班。

每天自己忙的像是陀螺一樣,早上6點多的時候就要早起送孩子上學,白天的時候上班,中午自己着急喫兩口飯就要急急忙忙的去給孩子送飯。

下班的時候,從學校接到孩子之後就要馬不停蹄的給孩子送去補習班,孩子在裏面上兩個小時的課,同時就要在外面乾等兩個多小時,回到家之後,喫完飯就要陪孩子複習功課,偶爾還要和孩子一起做手工作業,每天都像是陀螺一樣。

而每到週六週日休息的時候,孩子也一刻也沒有閒着的時候,星期六上午要學習數學和英語,下午的時候還有興趣班學鋼琴,而週日上午也要學習街舞,只有星期日下午有時間,就這點時間還要寫兩天的作業。

而同事也不閒着,孩子上什麼她就去哪裏,就這樣,還害怕孩子落後給別的孩子,每個星期二和星期五晚上還要上語文的網課。

雖然聽着都很累,但是,這卻是當代很多孩子和家長的現狀,家長害怕孩子落後給其他的孩子,在鞭策孩子的同時也在鞭策自己。

可是,補習班太多,真的有用嗎?對孩子真的好嗎?

李玫瑾教授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是公安大學的教授,主修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她對孩子的心理狀態有着很精準的研究。

她表示: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即使報了也是“白撒錢”。

·沒效果的補習班

孩子上補習班,爲的就是讓學習成績多進步一些,讓他們可以更紮實的記住課程,學習可以有所進步。

但是,如果孩子上了一段補習班之後學習沒有起色還是很喫力的話,而補習班還是一味的收錢,這種補習班就不要再去了,去也是白費錢。

·誇大其詞的補習班

有的補習班在宣傳的時候都喜歡誇大其詞,明明補習的效果比較一般,但是卻喜歡將補習效果說的很誇大,明明任教的老師一般,但是卻說自己有“高精尖”一樣。

而這種補習班更像是“掛羊頭賣狗肉”,給了家長太大的期待,而孩子又沒有很大的進步,家長也許還會對孩子失望,這種補習班去了就是白浪費錢。

·交通不便的補習班

當代父母,基本上都是雙方都有工作,一旦辭去工作經濟鏈就會斷掉,所以只能父母給自己多一些,更多一些的壓力。

而給孩子報補習班是可以,但補習班的位置如果太遠的話,還是不要去了,真的是浪費時間和精力,最主要的就是時間全都浪費在了路上,不划算。

看完這篇文章,你家孩子目前報了幾個補習班呢?你覺得報補習班有必要嗎?歡迎留言討論!

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爲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