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你的身上有你身邊朋友的影子”。

正如平日我們交朋友時,常常會想要與自己三觀相符,興趣相投的人在一起。

對方的身上有着自己的影子,就如同照鏡子一般。

心理學中的“鏡像效應”認爲:

在自我意識的心理學中,人們對對方的態度等猶如一面鏡子,能夠照出自己的形象。

所以你身邊的朋友圈,其實在訴說着你的人品,彰顯着你的處事法則,交友態度,人品,和價值觀念。

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在一個人的交友圈裏,就能看出他的人品如何。

怎樣對待自己的朋友,又如何把屬於人生交際的重要圈子給打造好,這些也能夠看出一個人的能力和誠意。

一個連朋友都不曾真心相待的人,自然難以得到他人的信賴。

長此以往,人的口碑就會在朋友圈裏傳開。

01

古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處在一個圈子裏,很多時候耳燻目染。

不僅能學習到對方身上的優點,有時候一些不好能量,也許會在不經意間被吸收到。

在自己的朋友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圈子會影響一個人的人品,也能暴露你的水準。

之前網絡上有一個視頻,讓我感到受益匪淺:

視頻中,一位中年的男人在和自己的朋友們聊天,講起了從前的經歷。

他說他那時候並不是現在的樣子,而是非常的灑脫。

喜歡遊山玩水和朋友一起四處遊蕩,覺得那是一種“刺激”的生活方式。

可是時間一久,他發現自己身邊的人來了又走,走了又來。

別人對他議論紛紛,覺得他們只是一羣“花花公子”,甚至被扣上了“不學無術”的帽子。

這時候他意識到,圈子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麼大。

朋友就像自己的分身,向外人展示了一張名片,也暴漏了他的人品和學識。

後來他決心改變,將朋友圈清理,重新開始展現新的人生。

今天的他身邊結交的都是社會名流,他的朋友們給人一種文人墨客的嫺雅之感。

所以不要輕視圈子的重要性。

它也在無聲的告訴他人你的人品幾何,也能夠讓他人對你產生第一印象,決定要不要與你交往。

02

一個能夠把自己的朋友圈把控好的人,人生有取捨,遇事有張弛,這樣的人人品不會太差。

能夠冷靜客觀的審視自己和朋友,並且用誠意來滋養自己的圈子,他的朋友圈也能回饋給他最好的一面。

一個有誠意的人,他的朋友圈也一定值得他去付出和真心相待,溫情的去對待每一個人,用心去感化每一個人。

每當這樣的幾位好友遇到一起的時候,空氣中都散播着溫情。

他有難的時候,圈子裏的朋友鼎力相助,儘自己的一切所能去幫助,這是友好和友愛;

做生意共買賣,彼此之間大方直爽,公正公開不欺瞞,這是誠信和誠意;

人生快意時,朋友們真心祝賀,但是卻不抱着沾光的心態,這是正直。

反之,朋友圈裏的任何一位遇到這樣的事情,他也會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待,也就能明白爲何說朋友圈能夠暴露人品了。

因爲圈子之間的情感表達和人品的博弈,自己也參與其中。

03

之前聽到網絡上有人抱怨自己,總是遇不到真心的好友,感覺自己的一片真心總是錯付。

可是聽了他的故事才知道,他總是抱着“目的性”而進入一個圈子,那麼自然也難以得到真心。

他總是希望進入一個圈子,就能帶領自己成爲更優秀的人。

可是卻忘記了,爲自己的朋友圈貢獻出自己所能;

他看重對方的才能想要合資做生意,可是對方也看中了他的資金,最終只能一拍兩散。

一定程度上來說,這也是在與人交往之中暴露了自己的人品。

在電視劇《三十二已》中,也有一個朋友圈引起了網友的討論。

顧佳想要進入一個“富婆圈”,可是瞭解下來卻發現,這個朋友圈更是一個“名利圈”。

分不清梵高和莫奈的王太太,戴二手首飾卻還炫耀自己所得的徐太太;

和設計了一場圈套,把經濟鏈斷裂的茶廠,賣給顧佳的李太太。

耳燻目染的他們,每天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可是這也把她們的圈子和“現實,名利,攀比”劃上了等號。

朋友圈的重要性也可見一斑,她們的人品也從朋友圈中能夠窺探一二。

珍惜你的朋友圈,這也是你的世界,它會在不經意間將你的人品展現給他人看。

這張名片需要自己去經營和製作,你的圈子也在暴漏着你很多方面,就如同鏡子一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