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某音上,一位焦作的連憑八年無果的老師自爆所在中學評高級職稱居然以投票定生死,大家先來看一看涉事中學的奇葩職稱評定規則吧。

總體上分爲兩大部分:個人綜評(包括帶班、教學、業績等可量化清晰的硬條件)和投票(分爲領導投票、評委投票、羣衆投票)。

要說還是這個學校玩的高級,你看嘛,咱是綜合考慮既有個人綜評又有“最公平”的投票環節。但是事實上如此嗎?據這位老師介紹,從第一名到第十七名的綜評分數相差不過10分,但是投票積分爲15分,而隔壁學校壓根沒有什麼投票(只有在綜評同分的情況下才投票),顯然這所學校的投票是人爲設置的。

最終這位綜評第2名的老師落選,而綜評第16的另一位老師則成功上位,質疑得到的回答就是“大家都不投你嘛”,暗含你人緣不好的意思。除了沒有任何公開的內部領導和評委投票,就連羣衆投票也是隻寫參選人姓名和出生年月再無其他任何資料。這就跟大學新生報到選班長一樣,一般去的最早會來事的都是班長支書人選,跟能力並無多大關係,除非你有引起公憤的舉動一般不會更換。

一線教師最主要的看點便是平時的教學業績和工作量,而行政人員平時最主要就是協調各種關係,那麼在大雜燴的投票定生死的情況下一線教師肯定喫虧,除了個別同科教師或者關係老鐵之外誰能把寶貴的票投給你啊,就是後勤、會計拎出來都要比一線教師人緣好啊,論人緣可能一線教師都比不過大門口的保安(還好保安一般都是編外人員)!

對於這種情況深有體會,皮豆雖不是教師,但是企業裏的門道和這差不多。平時髒活累活全是底層技術員幹了,一年到頭還不如某人在某個項目上掛個名字來得直接有效,看着別人積分蹭蹭漲自己只能默默奉獻。美其名曰績效考覈多勞多得,但是考覈起來不看你幹啥全看領導心情。

該中學投票最荒唐的是怕只有一個羣衆投票難免會有失算的可能,萬一碰上不認識領導的羣衆那不就白瞎了麼。所以又加上了一個領導投票和一個評委投票,皮豆想問,領導投票和評委投票有啥區別啊,評委肯定先認識領導再選擇性認識一線教師啊!這纔是爲什麼排名第16(也就是倒數第2)的某老師爲啥能反超上位。

其實職稱和績效不適合大多數行業,尤其是以教學爲主的學校!看似有着合理性其實執行起來完全不是一回事,長期下來磨滅了一線教師的勁頭,拼死拼活地講課不如別人一個課題一篇論文,這算哪門子的比拼啊!可能只有在那種計件的企業裏才能做到絕對公平!

取消教師職稱評定的呼聲一直就沒有斷過,但是職稱改革進行了多次也難以完全針對一線教師做出重大利好的調整。這也是爲什麼華中科技大學鄭強教授怒嫌後勤桌子,只爲學生討得合理安排住宿,想想都覺得悲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