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由于全球液晶面板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液晶面板行业出现了明显涨价。为了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大部分主流电视品牌为了确保屏幕质量,都纷纷开始提升电视零售价。但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人会想办法钻空子,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海信也会参与其中。

据有关权威媒体在上游供应链获悉,海信目前通过大批量采购存在质量问题的廉价库存屏,来确保自身的利润不会下降,这种做法确实让人大跌眼镜。

库存屏是指存放时间起码有一年以上的屏幕,由于存放时间太长,所以屏幕会很容易吸潮,导致出现色差严重、阴影、气泡,甚至蓝屏短路的问题。这种屏幕行业内称之为A-屏,质量是严重不达标的。正因如此,库存屏的采购价格会比正常屏幕便宜很多,常规的A屏或者是A+屏,55寸单价为140美元、75英寸单价为230美元;而库存屏,60英寸单价为100美元,70英寸为170美元。库存屏不仅尺寸更大,价格还便宜几十美元。

在今年双11之前,就有不少购买海信电视的用户中招。例如这位用户反馈说电视屏幕有明显坏点,这就是典型的库存屏。

还有屏幕严重漏光,发白,甚至还有用户看了几天就直接蓝屏的。

在笔者的印象中,海信电视在国内应该算是知名的大品牌,但为了眼前的一些蝇头小利而舍弃产品质量,这无异于自降身价。建议各位用户在双11期间可以考虑一下其他品牌的电视,除了海信以外选择还是很多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鉴别电视屏幕的好坏呢?下面来跟大家详细讲讲。

首先,合格的电视屏幕面板分为A、A+和A++三级,只要是达到A级以上的标准,一般不会出现质量问题。A级面板的暗点数量少于3个、亮点数量也少于3个、而亮点与坏点的总和少于5个。A+级面板的暗点数量少于3个,并且整个屏幕没有亮点,坏点数量则少于3个。A++级面板既没有亮点也不存在暗点,坏点数量为0。而且等级高的面板往往亮度更加均匀、色彩更加饱和、图像色彩还原能力更为出色。但是这种等级最多也就能够反映面板的亮度均匀度和色彩饱和度,其他的指标,例如屏幕响应速度、对比度、清晰度等都与这个等级无关。

除了屏幕面板等级以外,我们还要学会如何鉴别真假4K?其实方法很简单,我们只要将手机靠近电视机屏幕,然后拍张照片,把相片放大就能很快验出真假。如果你将照片放大后,能够看到红绿蓝,也就是RGB三种颜色,整齐排列的就是真4K屏幕了。

如果屏幕是红绿蓝白,也就是RGBW四种颜色排列的,就是伪4K屏幕。虽然伪4K屏幕像素点也是这么多,但是里面有四分之一显示黑白颜色的像素,也就是W有效像素,仅仅只有6220800个像素的差距,所以伪4K屏幕颜色显示效果要比真4K差很多,而且屏幕更亮,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时间长了,看电视眼睛会感到不舒服。

总言之,各位在买电视前跟客服确认清楚电视屏幕是否属于A级屏和真4K,那么它的显示效果就有了最基础的保障,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当然追求更高清画质效果的用户,可以再关注一下有没有控光分区、高色域、画质芯片等高端优化技术,带来的显示效果也会更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