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康冀楠

核心提示

這幾天,很多市民在忙什麼?答案就是:忙着清空自己的“雙11”購物車。進入11月,電商平臺的“雙11”狂歡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與寵物相關的商品銷售火爆。去年“雙11”,貓糧已超過嬰兒奶粉,榮獲“最受歡迎進口商品”榜首,寵物小被、寵物烘乾機、狗窩電熱毯等銷量更是大幅增長。養寵物,已經成爲部分人生活的常態。在開封這座古城中,寵物更是與許多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近幾年,中國的寵物經濟不斷升溫。在美容、食品、保健、醫療等各個環節,人們越來越捨得爲寵物消費。尤其是今年,寵物市場並沒有因爲疫情影響而減緩發展,除了寵物數量極速增加外,寵物食品、寵物醫療、寵物美容、寵物託運等相關產業也發展迅速。

“寵物熱”催生寵物經濟

“我現在是一個標準的‘鏟屎官’,下班和節假日,我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家裏伺候我家‘二哈’。”說這話的是“80後”劉佳格。家住香格里拉小區的她,養了一隻哈士奇,經過幾年的朝夕相處,狗已經成爲她重要的情感寄託。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像劉佳格這樣的市民越來越多。記者在我市街頭和廣場等處觀察發現,帶寵物遛彎的市民不少。當下,不只是老一輩的開封人,越來越多的年輕市民,特別是“90後”,甚至“00後”,選擇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閒暇之餘的“擼貓”“遛狗”成爲他們的休閒娛樂方式。隨着寵物飼養隊伍與日俱增,寵物產業從無到有,是社會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與精神生活水平提高的產物,完全顛覆了“養只狗看門、養只貓捉鼠”的傳統觀念。

有數據顯示,2018年寵物消費羣體“80後”和“90後”佔比達77%,是養寵的主要人羣。從性別來看,女性消費佔絕對主導,貓狗主流養寵人羣中,88%爲女性。如今的消費市場,“90後”已經逐漸成爲消費主力,同時也是寵物經濟崛起的主力軍,並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2019年,天貓平臺的“雙11”消費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1月11日20時,賣出貓糧1.4萬噸、狗糧1.8萬噸、貓砂3000噸。其中,近四成數據都是由“90後”貢獻的。

隨着市場的發展壯大,寵物身後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已經逐漸形成:寵物飼養場、寵物醫院、寵物美容店、寵物食品店、寵物寄養店甚至寵物網站等,這不僅形成了一個相當大的市場,還創造了一個新名詞:寵物經濟。

我國飼養犬和貓的歷史十分久遠,在我國半坡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古代文化遺址中,都有狗化石的出土。開封人養狗養貓的人很多,相傳是從宋朝留下的習俗。北宋時期的開封市井,首先表現出犬貓等大規模的寵物進化過程。

“現在的養狗熱潮,興起於上世紀70年代末。當時的宋門、曹門以及汴京公園鳥市都有小規模的交易市場,到了上世紀80年代,開封的寵物市場開始進一步興盛。”51歲的張建民在寵物行業經商多年。他告訴記者,那時候,一些市民通過養狗、繁育,再自發交易,成爲一項收入不菲的家庭副業。不僅養狗,玩花鳥魚蟲、鬥雞、鬥蛐蛐這些從古代流傳下來的習俗,都成爲一些市民的“職業”。

市場盡享消費紅利

近年,伴隨着寵物的大量飼養,開封的寵物經濟也日益紅火起來。日前,記者在地圖軟件上搜索“寵物”兩個字,立即在地圖上出現密密麻麻的搜索結果。從搜索情況來看,有保證愛寵健康的寵物醫院,也有讓愛寵休閒的寵物會所,相關的商業業態包含了寵物銷售、寵物食品和用品、疫病醫治、寵物美容等。

隨着寵物用品和美容醫療成爲重要的消費領域,商家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更加細化、周到。寵物商店內會根據寵物年齡、體形分不同的洗漱用品、玩具商品,也會根據寵物品種提供不同的“美容美髮”服務,如洗澡、修剪指甲、修理毛髮等。此外,現代人養寵也不再侷限於貓貓犬犬,兔子、倉鼠、寵物豬等也非常受人們的喜愛。

隨着養寵物規模的壯大和居民在寵物消費方面的增加,寵物相關從業人員正享受着市場規模增長的紅利。

“老一輩的開封人,養寵物沒那麼多講究,很少在這方面花大錢,一般就是保證寵物健康快樂即可。現在的年輕人,在寵物上花起錢來可不得了。”張建民告訴記者。記者隨機走訪了市區幾家與寵物有關的商店,發現很多寵物主人都會選擇純種寵物來飼養,看重的是寵物漂亮、親近人的特點,對價格反而不是太敏感。

在寵物擬人化趨勢下,越來越多的寵物成爲家庭成員,它們的生老病死都牽掛着人們的心。疫情期間,因爲疫情而受到飲食、安全等影響的小動物們也得到了大批愛寵人士的關注和愛護,有淘寶賣家表示,犬類口罩的銷量從每月150包猛增到每天50包。隨着抖音、微博等線上平臺秀寵物的博主日益增多,被各類寵物萌化的消費者羣體也日益龐大起來。

在鼓樓區一家寵物商品店內,記者看到,貨架上擺放着寵物糧、玩具、零食等商品,價格不菲。在和店主李女士的攀談中記者瞭解到,現在養寵物已經和以前完全是兩個概念。李女士告訴記者:“咱開封的養寵人,以前往往把人喫剩下的飯菜給寵物喫,對於寵物的品種也沒有過高要求。現在則完全不同了,就拿寵物糧來說,一般都是根據寵物體形、年齡等購買專門的口糧。我店裏一些顧客,一個月在寵物身上花費五六百元的非常常見,有的甚至花到2000多元。”李女士表示,現在,給寵物打疫苗、洗澡,買糧食、衣服是標配,有些人還會給寵物美容美髮美甲,定製服裝鞋子。另外,寵物的玩具品種也非常多,寵物洗澡用的洗髮水都有好幾種。

“我家‘淘淘’平均一個月的花費三四百元,主要是疫苗、洗澡和狗糧的花費。如果再買點不一樣的衣服鞋子,到寵物會所做個造型什麼的,一個月可能上千元。”市民張亞琳經營一家小商店,她說的“淘淘”是她養了兩年多的小寵物狗。“我的花費算少的,我們寵物愛好者微信羣裏,有些寵物主人還會給狗買各種衣服和玩具,一瓶寵物用的沐浴露都要100多塊。”

“對於許多寵物飼養者來說,原先沒有寵物美容的概念,許多人只關注寵物的飼養和健康,但是近年,特別是移動互聯網興起後,各種秀寵物的平臺多了,市民也就自然更關注寵物的美容問題。”張建民表示。以前,很多人不關注寵物的情感,很多人現在都關注到寵物的心理健康。比如旅遊、探親等出遠門的情況下,以前可能只是在家裏備足了食物和水,或者委託親戚照看,但是現在基本上都會送到寵物店寄養,這樣寵物的心理和健康都有保障。

年輕人的“孤獨經濟”

寵物經濟的火爆並非偶然,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一直以來,市場普遍認爲寵物產業的發展與人口老齡化密切相關。在寵物市場最發達的美國,人口老齡化和收入持續增長是推動寵物市場繁榮的主要因素,45歲以上佔養寵人羣的近50%。

在我國,隨着國民經濟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不斷改變,大家不再滿足於簡單的購物慾,而將目光投向寵物養成上。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顯示,養寵人羣中,單身人羣佔比較大,爲32.5%,其次是已婚有孩子的家庭。養寵的首要原因是作爲精神寄託,“80後”“90後”的單身意願以及空巢數量激增,使得他們更希望從飼養寵物當中找到“家人”“朋友”的感覺。

10月25日傍晚,在澗水河畔,一手提着小鏟子,一手牽着狗的“90後”趙曉晴告訴記者:“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獨立,養個寵物寄託感情,滿足心理需要。而且,我覺得養貓養狗樂趣特別多。比如與小動物玩耍,觀看小動物的憨態和體會被小動物依賴與信任的感覺,都能給我帶來很多快樂,還能讓人有效放鬆,緩解緊張壓抑的情緒。”趙曉晴表示,與其他時代的人羣相比,她們“90後”更注重精神享受,嚮往更多的陪伴,更喜歡爲自己喜愛的事物消費,擁有“溫暖”“治癒”屬性的寵物也就成了解決孤獨感的主要選擇。

因此,寵物經濟又被稱爲年輕人的“孤獨經濟”,意思是年輕人面對孤獨時選擇的慰藉自己的消費方式。現代的年輕人較之以前,最明顯的區別在於更加追求自我,再加上工作壓力不斷增大,越來越想活出自我、表達個性,喜歡享受孤獨,以至於很多人選擇養寵物來填充自己的閒暇與獨處的時光。

在國內一二線城市,漂泊在異鄉的年輕人往往面臨着各種各樣的壓力,養一隻寵物則成爲他們的心靈慰藉。有調查數據顯示,超過一半的養寵人士把寵物當成孩子,將近3成的寵物主把寵物當朋友來看待。

去年年底,京東等平臺聯合發佈了《2019中國寵物消費趨勢報告》。該報告指出,四大利好因素驅動我國寵物行業處於快速增長期:在政策法規層面,2018利好政策密集出臺,農業農村部頒佈了一系列加強與規範寵物飼料生產、獸藥安全管理方面的法規。在經濟層面,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上升成爲推動寵物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在人文層面,隨着城鎮人口持續增加,養寵人羣基數提升。養寵觀念逐漸改變,已上升爲一種精神需求,寵物情感性角色凸顯。在科技互聯技術層面,購物、社交媒介線上遷移,線上電商購物持續發力,養寵風潮日漸高漲。

同時,這份報告還認爲,中國寵物市場將於2021年進入成熟期,屆時寵物消費市場穩健增長,寵物行業細分市場呈多樣化發展,線上線下新零售模式啓動,形成新的競爭格局,行業龍頭雛形逐步顯現。

在情感消費時代,消費者購買商品所看重的已不是商品數量多少、質量好壞以及價錢高低,而是爲了一種感情上的滿足、一種心理上的認同。較之於一般商品,精神產品不但引導市場能力和創造力強,而且是一種彈性很大的持續性消費,能不斷刺激人們的消費慾望,消費空間和容量巨大。

熱潮背後 暗藏隱憂

寵物經濟崛起迅速,圍繞寵物喫穿住行、生老病死等各個環節,出現了一大批本土創業公司甚至上市公司,但相關的行業規範和法律卻沒有追上發展的速度,養寵人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消費陷阱”。

記者查詢了相關信息得知,國內最大的寵物服務平臺波奇網曾發佈《中國寵物服務十大消費陷阱報告》。該報告顯示,目前在國內寵物服務領域,主要存在以下消費陷阱:寵物店銷售過期寵物糧、寵物店銷售帶病活體、寵物店服務“名不副實”、寵物店“違法”給寵物打疫苗、寵物店“看人收費”、一些土狗或串種寵物卻當作純種出售、寵物醫院“過度檢查”、寵物醫生缺少資質、寵物店與寵物醫院存在不當交易等。

對於寵物主而言,最讓他們憂心的是寵物生病時能否得到規範診治,爲寵物尋醫成爲養寵人士的普遍“心病”。市民趙俊豪回憶說,兩年前,自己的寵物犬因爲食慾不振到家門口一家新開的寵物診所就診,結果服用藥物後開始出現嚴重反應,而後轉到一家大型寵物醫院才治好。當出現寵物“醫療事故”時,寵物醫療糾紛也面臨着法律的空白。在行業內,一些帶病活體被不良商家注射針藥,以保證短期內(通常是指一週)帶病活體不會病死的現象較爲突出。一些人通過實體店或者網絡購買寵物時,常常遭遇這一類陷阱。

寵物經濟越來越熱的同時,暴露出的其他問題也不容忽視。在我市,部分養寵人不及時處理寵物排泄物、寵物叫聲擾民等現象時有出現,而大衆對文明公共空間的需求,也對養寵人妥善管理寵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明養寵成爲共同呼籲。養寵人愛寵的同時也要傳播正確的養寵理念,善待動物、依法養寵,定期給動物接種疫苗,辦理許可證等,從點滴做起,做文明養寵人。

本版圖片均爲全媒體記者姜菡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