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平

插圖|來自網絡

01

婚姻的不可控性在於,是否能過得長久並不是一個人說的算的。可是在走出前一段婚姻之後,獨身的那段時光掌控的人卻只有你自己。

有的女人在離婚之後把生活過得風生水起,有的女人在離婚之後把日子過得很慘淡,甚至大不如前。其實說到底,這都是個人的積累和生活態度所致。

其實離婚並不可怕,怕的是你對自己的餘生沒有規劃,軟弱無擔當,放棄自我。

前幾天張桂梅又成功地把全職媽媽送上了熱門話題,她強烈反對女人做全職媽媽是因爲,全職媽媽完全依靠丈夫經濟上不能獨立,職場上不能發揮自身才幹、所學所得的才華不能施展,且爲全職媽媽的未來擔憂。

這就把話題拉到了“依靠”兩個字上,其實與全職媽媽類似的,還有離婚後想要依靠孃家的女人。

影視劇版的《傾城之戀》將親情和愛情做了美化,張愛玲筆下原版的劇情讓人感受最深的不是愛情的轟轟烈烈,相反在層層人物剝離下能感受到的是最深的親情的涼薄。

02

丈夫去世,白流蘇得以從第一段婚姻中脫離之後,白流蘇的三哥哥揮霍完她的所有錢物,便想要她去婆家祠堂守活寡,理由是這樣守一輩子也能得到不少遺產。

白流蘇的四嫂指着白流蘇身上有晦氣,嫁到婆家丈夫就成了敗家子,回到孃家,孃家又要敗光了……可是當初白流蘇手中有錢的時候,他們可是喜盈盈的把人迎了進來。

最可怕、最傷人心的是白流蘇的母親,先前未離婚時,即使白流蘇以死相逼也不同意她離婚;得知白流蘇的丈夫要打死白流蘇,依舊說:打死好,打死就不用離婚了。

後來婚離了,當白流蘇和母親哭訴哥嫂們刻薄她時,母親卻說自家養不起白流蘇,勸她帶着孩子回婆家守寡,熬個十幾年就好了。

是的,白流蘇住在白家,消耗的是他們白家的利益,你落魄了沒有用處了,所有的親人都怕你拖累他們,恨不得說盡難聽的話,好斷了你求助於他們的念想。

直到白流蘇後來嫁給了有錢有勢的範柳原,他們的態度180度大轉彎,生怕自己之前的刻薄影響到以後在白流蘇那兒“討生活”。

離過一次婚的白流蘇,錢財都耗盡的白流蘇,在他們心裏是沒有任何轉圜餘地的, 才使得白流蘇的這些親人敢於對她惡語相向,奚落指責。

03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語境下,女人只要結婚出嫁,和父母便成了“親戚”,在孃家成了外人,一旦婚姻破裂,又讓人無利可圖時,很容易陷入無家可歸的境地。

特別是如果原生家庭中還住着已婚的兄弟、未婚的姐妹,女人將孃家作爲依靠的路很難走通,從來沒有萬無一失的靠山,親情也一樣。

曾經有一位離婚的女士向我傾訴了她的故事:她在剛離婚的時候度過了一段極其黑暗的時光,婚姻的破碎,內心的軟弱,周圍人的目光,對親情的失望……

離婚後她帶着兒子回孃家住,雖然爸媽嘴上說願意幫助和支持她,但實際生活中還是出現了很多矛盾與問題。

住了一年,鄰居說閒話,哥嫂說風涼話,爸媽也急着讓她再嫁。所有親人都不顧她的實際情況,希望她再次結婚,哪怕是低嫁。

她說自己曾經一度有些抑鬱,也終是咬咬牙離開了孃家。當她沉下心來,知道一切只有靠自己時,日子反而好過多了。

04

對於女人來說,無論是否處於婚姻危機中,都要摒棄“、等、要”的消極思想,要時刻明白自己纔是最可以依靠的人。

女人也不必因爲離婚而覺得自怨自艾,慎重的選擇婚姻與果斷的選擇離婚,本質是一樣的。

揮別錯的才能和對的相遇,不願意過湊合壓抑的日子,及時止損是新時代女性必須擁有的能力。而及時止損的前提是,自己擁有賺錢的能力,獲得更好的底氣。

同時離婚的女人要把握住自己現有的物質,不要妄想付出自己的所有,就能換來一份來自家人永久的保障。

即使刨除組建了已經家庭的兄弟姐妹,你的父母也年事已高,原生家庭早不復從前的模樣。如果一味地想着依靠,很容易把各家的關係攪得一團亂,從而心生嫌隙破壞彼此之間的關係。

也許原生家庭是你暫時的退路,但並不是你餘生永久的港灣。我們要知道,有些親情是有條件的,再想依靠也別傾其所有;即使處在鬧市家人圍繞呼朋喚友,能夠永遠真正依靠的也只有自己。

--END--

作者簡介:張平,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知名情感自媒體。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