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史中,除了三大主力外,其實還有一支部隊是單獨進行長征的,可以稱得上當時紅軍的第四主力了,那就是紅25軍。紅25軍的長征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讚歌,他們轉戰近萬里,抗擊了國軍30多個團的兵力,途中還建立了鄂豫陝革命根據地,最終成爲長征中第一支抵達陝北的隊伍。

紅25軍在1933年成立時,只有三千多人,是紅四方面軍轉戰川陝後,由留在大別山繼續堅持鬥爭的餘部所組建的,由徐海東擔任軍長。1934年,紅25軍主力共2900餘人開始長征,組織上特地派遣程子華來到鄂豫皖,參與紅25軍的領導工作,紅二十五軍的領導班子形成,他們是:軍長程子華、政委吳煥先、副軍長徐海東、參謀長戴季英、政治部主任鄭位三。

老蔣聽聞紅25軍向北轉移的消息,急調龐炳勳、蕭之楚等軍閥部隊進行圍堵,紅二十五軍迅速甩脫追兵,進入桐柏山區。徐海東親率部隊當疑兵,佯攻棗陽,做出了攻打武漢的架勢。國軍大驚失色,急調重兵前來圍堵,紅25軍卻馬上掉頭向東,進入豫南,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

紅25軍一路向西,經過艱苦卓絕的戰鬥,建立鄂豫陝根據地,在堅持了一段時間的鬥爭後,紅25軍離開根據地繼續長征,留陳先瑞在鄂豫陝堅持游擊戰,陳先瑞的這支游擊隊日後發展爲紅74師,紅74師轉戰鄂豫陝20多個縣,殲敵4000餘人,成爲一支游擊戰的典範部隊,陳先瑞也在開國後被授予中將軍銜。

紅25軍繼續西征後,血戰獨樹鎮,浴血庾家河,付出了慘重的損失。政委吳煥先犧牲、軍長程子華、副軍長徐海東身受重傷。尤其是徐海東傷得格外嚴重,一顆子彈從他的眼角打入,從後頸出來,徐海東當場昏迷。這次嚴重的受傷影響了徐海東的軍事生涯,使得這位紅軍時期戰功赫赫的名將在日後的戰爭中無力再指揮大戰役了。

1935年9月15日,紅25軍勝利到達陝北永坪鎮,與陝北紅軍會師,紅25軍的長征結束。紅25軍的長征可以說創造了一個奇蹟,他們在長征出發時只有2900人,在抵達陝北後兵力卻增加到了3400人,途中,他們建立了鄂豫陝革命根據地,還孕育出了紅74師這支英雄部隊,徐海東、程子華、吳煥先的軍事能力令人讚歎。

抵達陝北後,紅25軍與陝北的紅26軍、紅27軍合編爲紅15軍團,徐海東擔任軍團長、程子華擔任政委,兩支紅軍部隊的勝利會師,爲中央紅軍的北上,創造了一個堅實的後方根據地,紅25軍爲中國革命的貢獻是非常大的。

在紅25軍這支英雄部隊中,一共孕育了97位開國將軍。在1955年的全軍授銜儀式上,出身於紅25軍系統的徐海東被授予大將,韓先楚、劉震被授予上將,李耀、林維先、梁從學、張池明、張天雲、陳先瑞等六人被授予中將,方升普、方毅華、劉振國等88人被授予少將軍銜。僅僅3000餘人的隊伍,竟然出了97位將軍,可見這支部隊的戰鬥力是何等強悍,也難怪可以擊敗國軍30多個團的兵力了。

在這支隊伍的幾位高層領導中,只有副軍長徐海東被授予大將,除政委吳煥先犧牲在長征路上外,另外三位高層程子華、戴季英、鄭位三爲何未授銜呢?首先,戴季英在革命歲月中主要做的是政治方面的工作,軍隊履歷並不多,在授銜時也已經不在軍隊任職了,自然也就不會參加授銜了。

鄭位三是鄂豫皖根據地最早的創建者之一,參加過黃麻起義,身經百戰。在抗戰時期,鄭位三先後擔任過新四軍的支隊政委、師政委,軍隊履歷還是很多的。但到了解放戰爭時期,鄭位三因爲體弱多病,從中原突圍後即離開部隊前往後方了,主要從事黨的建設方面的工作,所以也未能參加1955年的授銜。

程子華的情況不一樣,程子華自紅25軍長征開始,一直身臨前線指揮作戰,雖然在長征途中身受重傷,但他的身體條件實在是太好了,到陝北沒多久就很快重新生龍活虎,紅15軍團成立後程子華指揮過榆林橋戰鬥、勞山戰鬥,在陝北根據地的工作中也是異常活躍。程子華在抗戰中擔任過冀中軍區政委、晉察冀軍區副政委,在此期間,他在冀中平原大力倡導地道戰,爲晉察冀軍區的反掃蕩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程子華在解放戰爭中也是東野的一員虎將,尤其是在塔山阻擊戰中,林帥那句“告訴程子華,我不要傷亡數據,我只要塔山”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詳吧。解放戰爭中,程子華做到了13兵團司令員,按照程子華的資歷和職務,他是很有可能被授大將的,但是因爲授銜時程子華已經不再擔任軍職,所以遺憾地未能參加授銜。

除了程子華和徐海東,紅25軍其他的著名將領還有旋風司令韓先楚、王牌軍長劉震、遊擊王陳先瑞等,可謂是名將輩出了。值得一提的是,在紅25軍時,陳先瑞、劉震、韓先楚是一個戰鬥小組的,陳先瑞是班長,劉震、韓先楚是戰士。建國後陳先瑞被授予中將,韓先楚、劉震卻是上將。但是陳先瑞的功績還是很大的,連主席都對他在鄂豫陝的游擊戰中的表現讚不絕口,稱他爲“陝南王”。

關於紅25軍長征的事蹟,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翻閱這本《苦難輝煌》,這本書史料詳實,文筆細膩,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大家有興趣的話,就點擊下面的鏈接入手吧。

感謝您的閱讀,敬請繼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