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射雕英雄传》里的渔樵耕读吗,他们是历史上的谁?

读过《射雕英雄传》的朋友大概还记得南帝麾下四大隐士渔樵耕读:

只见瀑布旁柳树下那人身披蓑衣,坐在一块石上,正自垂钓。那人约莫三十七八岁年纪,一张黑漆漆的锅底脸,虬髯满腮,根根如铁,双目动也不动地望着水中。

“城池俱坏,英雄安在?云龙几度相交代?想兴衰,苦为怀。唐家才起隋家败,世态有如云变改。疾,也是天地差!迟,也是天地差!”一面唱,一面从彩虹后转了出来,只见那人左手拿了一捆松柴,右手握着一柄斧儿,原来是个樵夫。黄蓉见他容色豪壮,神态虎虎,,似是大将军有八面威风。

那山峰顶上是一块平地,开垦成十余亩山田,种着禾稻,一柄锄头抛在田边,托石之人上身赤膊,腿上泥污及膝,显见那牛跌下时他正在耘草。

黄蓉打量那书生,见他四十来岁年纪,头戴逍遥巾,手挥折叠扇, 颔下一丛漆黑的长须,确是个饱学宿儒模样。

渔樵耕读顾名思义分别为渔夫、樵夫、农夫和书生,他们是传统农耕社会最为有代表性的四种职业。在古建筑、古典家具中也经常有以渔樵耕读为题材的装饰,还有以其为主要创作内容的书画作品。可见渔樵耕读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可是,你知道渔樵耕读分别代表了哪位历史人物吗?

渔:东汉一生不仕的严子陵

严子陵,名严光,字子陵,是东汉时期著名的隐士。他曾经与刘秀是同学好友,后来刘秀登基做了皇帝,多次征召其为谏议大臣,而严子陵却隐名换姓,隐居在桐庐富春江畔,每日垂钓,后此地被称为桐庐严子陵钓台。

樵:汉武帝时期名臣朱买臣

朱买臣生活在西汉时期,家境贫寒,但他非常爱好读书,一直到四十岁仍然是个落魄儒生,常常靠砍柴卖柴来维持生计。朱买臣常常一边挑着柴禾一边背诵诗文,大家都笑他是个书痴,以至于妻子离他而去。

汉武帝即位,朱买臣经朋友帮忙到会稽郡当一名差役,机缘凑巧朱买臣在街上遇到同县人严助,严助官居中大夫,深受汉武帝赏识,于是严助向汉武帝推荐了朱买臣。汉武帝召见朱买臣,朱买臣谈论诗书滔滔不绝,汉武帝很赏识他便封朱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一起在宫廷侍奉皇帝,朱买臣从此走上仕途,几度沉浮。

耕:发于畎亩之中的舜帝

孟子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写道,舜发于畎亩之中,舜是上古时代的王,但他是在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的。帝舜从小受父亲和后母的迫害,屡经磨难,仍和善相对,孝敬父母,爱护异母弟弟象,故深得百姓赞誉。

他在历山耕田,当地人不再争田界,互相很谦让。人们都愿意靠近他居住,两三年即聚集成一个村落。当时部落联盟领袖帝尧年事已高,欲选继承人,四岳一致推举舜,尧还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

读:战国纵横家苏秦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早年投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后刻苦攻读《阴符》,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

“悬梁刺股”的主人公就是苏秦,典出《战国策》:苏秦游说秦王未果,资用匮乏,潦倒而归,“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于是苏秦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得太公《阴符》,发愤攻读,“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一年后学成,遂游说列国,合纵诸侯抗秦,佩六国相印,名震天下。

渔樵耕读是农耕社会四业,是劳动人民的基本生活方式,现在也成了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经典。

往期回顾: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五位母亲,孟母也懂得胎教,陶母送子三土!

善饮好赌休夫,千古第一才女狂放不羁的另一面!

苏轼的三个妻妾都姓王,闰之命运最凄苦,朝云最是解语花!

曹操一瓜杀三妾与晏婴一桃杀三士有关系吗?

一心入仕的孟浩然,为什么总是与命运失之交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