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金華獨有的秋天香氣,自帶暖意,雅而不俗!

何時,夏蟬停止了嘶鳴,蓮荷悄然退場,蘆葦在風中搖曳,山林已着上秋裝。陽光收斂起鋒芒,給萬物以溫潤的光和力量。

此時,遠離城市的喧囂,輾轉來到赤松鎮北山口村。這裏是有名的“中國佛手之鄉”,家家戶戶幾乎都種佛手。進入十月,枝頭青色的佛手日漸轉黃,村民正忙着採收,一年的辛勞,只爲這豐收的時節。

佛手乃芸香科植物,在成熟時皮肉分離,形成細長彎曲的果瓣,狀如手指,故名佛手。觀其色金黃,其形多姿,大小不一,或如孩拳收攏,或如蓮花盛綻,或如佛指半合。聞其香清冷,不若桂花香氣高揚,而似寒梅暗香浮動。細嗅之,雅而不俗,沁人心脾。沈復也曾在《浮生六記》裏寫道,夫人與其論及佛手,表示“佛手乃香中君子”,此言不虛。

其實,我也生於北山腳下,只是村裏鮮有種植佛手。每到這時節,母親總喜歡去鄰村購置兩盆佛手,連根帶果,栽在院裏,爲院子添上一抹暖意。自小,我對佛手總有着一種莫名的情懷。村裏的老人總說,佛手唯有培育於北山之土,灌溉雙龍之水,方能長成。雖有誇大之意,但北山這方水土,孕育出的果子確是精品。

世人喜好以物寄情,就像石榴寓意多子多福,百合寄託百年好合之意。佛手音如“福壽”,故而不少人喜歡將佛手送給親近之人,以表吉祥的祝福。而文人墨客更喜將其作爲“雅物”,供於書房的案頭,靜養心性。

前兩年,我曾給北方的幾位好友郵寄了幾枚佛手,他們不曾見過這長相新奇的果子。其中一友收到後便當水果啃上了,還言味略苦,不合其口味。另有一友將佛手切絲下鍋,做成了下飯菜。我知曉後惋惜好友暴殄天物,後悔沒告訴他們佛手應切絲泡茶,方能品其中滋味。

在午後,取上幾縷晾乾的佛手絲,沏一壺佛手茶,入口雖苦卻意蘊深長,在這樣的秋日裏最是能撫平心中的躁意,寧心通氣。一茶,一書,一日閒情。

文章來源更金東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