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打响了,起义军迅速掌控了武汉三镇。这之后,起义一发不可收拾,全国各省纷纷走向了独立。为了推翻清政府,独立的各省联合起来,建立了中华民国。随后还在海外的孙中山回到了国内,成为了临时大总统。

然而,孙中山屁股还没有坐热,转年就辞去了这个位置,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就任了临时大总统。

之所以孙中山要让位袁世凯,这是南北议和的条款之一,他只不过是遵守了这个协议而已。那么孙中山做大总统并不久,为什么要让位于袁世凯呢?如果不让会怎样?

孙中山选择让位的原因,绝对不仅仅只是这一个因素推动的结果,其背后还隐藏着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

首先我们还得说南方革命党分裂,人心不齐。

南方革命党成分复杂、派系林立。清末同盟会、光复会、地方实力派是当时三大派系,而同盟会内部又分为兴中会、华兴会、文学社、共进会等派系。这些人的派系不同,政治主张也不同。

在革命尚未成功之际,北方还有北洋军以及清廷没有消灭的情况下,这些人却在南方争权夺利,其中立宪派反而开始支持袁世凯了。

其次,南方革命党势力弱小

别看南方革命党发动了辛亥革命,但其实实力并不大,尤其是面对铁板一块的北洋军,形势越来越不容乐观了。革命党没钱、没军队、没外援,打又打不过,别说北伐了,就连守住自己这点地盘,都已经是奢望了。

在这种情况下,南方开始寄希望于让袁世凯反正,企图把清廷最大的依仗袁世凯拉拢过来,所以开始和袁世凯议和了。

但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孙中山回国就任了大总统之位。这让袁世凯大为恼火,开始频繁向南方革命党施压,同时帝国主义也开始倾向于北方,帮助袁世凯,而南方的尤其是立宪派,也开始投靠袁世凯。

可以说南方革命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本身在谈判中筹码就不多,这样一来,南方非常被动。而孙中山在民国内部获得的支持也越来越小,渐渐失去了话语权。

当然了,从孙中山的角度看,他也不愿意让的,否则他就不回来了。可是,他也深深体会到了这个位置的痛苦。

他能够做总统,除了他是革命界中资历最老、名气最大、影响力颇深的革命者外,还有另外更实际的原因。孙中山常年在海外,与很多外国政府的关系颇深,很多人认为他能够得到外国的承认以及巨额的援助,至少是借款,但结果都成为了泡影。

因而很多人对孙先生失去了希望,转而开始倾向于袁世凯。由于孙中山手上没兵,做了大总统的他,更像是一个木偶,没有人听他的。

所以孙中山无法改变这一切的情况下,干脆痛痛快快的让位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