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振興中,如何讓老百姓看到希望、發生變化、見到實效呢?近年來,湖南省祁陽浯溪街道辦小江村以“支部引領、黨員帶頭、村民致富”爲主線,堅持黨建引領產業發展,走出了小江村產業發展好路子。

11月1日,在小江村的紅提園裏,村裏的貧困戶胡小陽正在果園裏採摘,今年是胡小陽第三年承包果園了。2015年,因病致貧的胡小陽修養好身體後,村裏給了最低價讓他承包了6畝紅提果園。爲讓他早日脫貧,村裏專門請專家爲他提供技術指導,並幫助拓寬銷售路子。第二年胡小陽就成功脫貧。

“這個紅提是村裏以前在廣西引進回來的品種,建好園以後,再低價轉讓給我的,我是接手以後才脫貧的。” 貧困戶胡小陽介紹說,剛剛開始種的時候,他也沒有信心,紅提怎麼銷售,打蟲怎麼打,剛開始這些都不懂,都是村黨員幹部們到園裏手把手教會他的。同時,還組織他去廣西那邊參觀學習,幫他銷售,經過幾年的摸索,胡小陽的果園慢慢地開始好起來。現在,胡小陽打算擴大規模,提高紅提品質,力爭多賺點錢,早日奔小康。

在小江村,一部分人種上水果,當上了大戶,另一部分村民就在大戶的基地裏做工,每月也有固定收入。對他們來說,村裏發展好了,自己的掙錢渠道寬了,家門口就業是一件幸福事。

“我在這裏打工比外面強多了,一個月可以賺2千多塊錢,可以照顧家裏,還可以學技術,這種植柑橘的技術我都學會。”正在柑橘園裏採摘柑橘的村民尹國秀說道。

小江村爲了讓農戶更好的學習新技術,經常組織農戶去外地學習先進技術,現在村裏種植了紅提、柑橘、西瓜、葡萄等水果,發展大戶種植101戶,種植面積達到了2000畝。去年水果年產值達到了800多萬元,平均每人年收入達到了18000元。

“我們通過黨員示範帶頭髮展產業,形成效益吸引老百姓來種植,以擴大種植規模。下一步我們打算提高水果品質,打造小江品牌,發展鄉村旅遊,增加村民收入。”小江村村支書徐連森介紹說,2011年小江村就獲得了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今年借鄉村振興“1+20”示範區建設契機,小江村集資鋪設了3.5公里瀝青路,種植大樹2000株,建成3個小遊園、2個人工溼地等,併成功入圍全國文明村。

“我們主要推行了三個措施,一是落實三聯三包制度,街道班子成員包片聯村,駐村幹部包村聯組,村幹部包組聯戶,加強指導。第二就是落實能人興村戰略,把村子裏致富的能人發展成爲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的能手。第三個方面就是全面推行黨建網格化管理,每個黨員聯繫5到10戶羣衆,實行傳幫帶,通過這些措施的落實來實現鄉村振興的全面發展。”浯溪街道辦組織委員李功說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