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鄂豫皖4次戰爭的大勝利,張國燾膨脹了,還盲目輕敵。

無法客觀認識到軍隊的實力,不顧其他人的勸阻,沒做反圍剿的準備,在1932年6月,還讓紅軍主力出擊平漢路,一直進攻。

狂妄自大的結果,就是摔得更慘。

他沒預料到的是,敵人把重兵放到後方,進攻之前被我軍佔領的根據地,因爲主力軍都走了,湖北黃安、七里坪和新集相繼失守。

紅四方面軍不得不從前線撤回來,保護根據地,來回奔波兩邊都沒處理好,死傷也慘重。

被困的張國燾在9月份緊急聯繫中央,中央也給出相應的方針,但張國燾最後還是沒有執行。

他認爲:“紅軍只可打一仗,就沒有打第二仗的力氣了”,所以在10月中旬擅自率領紅四方面軍兩萬餘人越過平漢路向西轉移,只留下少數部隊在那作戰。

張國燾退縮地很快,但當時的形勢確實不容樂觀。

當時蔣已經統一了江蘇、浙 江、安徽,隨後他又統一了河南、湖北,繼續留在鄂豫皖是不行的。

並且因爲前幾次的反“圍剿”勝利,蔣對這第四次‘圍剿’十分重視,親自坐鎮武漢,因爲兵力懸殊,即便這一次圍剿我方勝利,那麼他們能很快發動第五次圍剿,那時候,我方還能有多少兵力與之抗衡呢。

所以紅四方面軍主動退出鄂豫皖根據地也是形勢所迫。

這一點,原紅四方面軍高級領導人之一的李先念也曾在1982年接受黨史部門採訪時提到。

紅四方面軍退出鄂豫皖根據地後,翻越秦嶺,渡過漢水,千辛萬苦走了3000裏,1932 年底由陝南進到川北地區。

在這裏開闢了川陝根據地,紅軍擴大到8萬人。

根據中央指令,張國燾帶領紅四方面軍於1935年3月底發起強渡嘉陵江戰役,並取得重大勝利。

或許是之前被蔣嚇到了,張國燾悲觀估計革命形勢,覺得蔣的嫡系部隊很快會到四川,到時候他們肯定扛不住。

不顧徐向前等人的意見,將隊伍轉移到嘉陵江以西,這就意味着放棄辛苦打來的川陝根據地。

6月份,紅一方面軍跟紅四方面軍匯合,是北上還是南下,領導層發生了分歧,所以在26日,中共中央在兩河口召開會議。

周在會議上分析了當前形勢,分別闡述在松潘、裏番、懋功一帶建立根據地的不利因素,及迅速北上建立川陝甘根據地的重要性。

最後大會一致同意他的看法,張國燾內心並不贊同,但當時還是選擇了聽從。

爲了“北上”,還制定了《松潘戰役計劃》。

兩邊分頭行動紅一方面軍自懋功一帶北上,7月16日,先頭部隊抵達松潘附近的毛兒蓋,等待紅四方面軍到來協同作戰。

但張國燾小心思又起來了,找了幾個理由不肯去,爲了顧全大局,周提出並經大家同意將他擔任的紅軍總政委一職讓予張國燾。

這並沒有讓他滿足,又繼續提出意見,一來二去耽誤了北上時間《松潘戰役計劃》無法實施。

計劃是死的,人是活的,隨即他們又調整了計劃,兵分三路。

但那時候張國燾不想北上的心思還沒歇下,9月9日致電徐向前、陳昌浩並轉中央,再次表示反對北上,堅持南下。

不僅如此,一邊還搞小團體,揹着中央發了封密報給陳昌浩,葉劍英曾把祕密的命令偷出來,才知道內容是:南下,徹底開展黨內鬥爭

才經歷長征,當時紅軍有多難不用多說,這種情況下還先內鬥起來那不是自尋死路嗎。

而且當時張國燾一些下屬很聽他的話,還曾主張用武力阻攔,徐向前堅決阻止,說: “天下哪有紅軍打紅軍的道理! ”

也因徐帥的阻攔,才避免自傷殘殺。

這次的事最終有驚無險地度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