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歐亞時報》的相關報道,德國國防部長安格麗特·克拉姆普·卡倫鮑爾近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出於增強德國在北約內部的影響力,以及對國際法規的支持,德國明年將派遣一艘軍艦前往印度洋,以“關注中國”。這也是繼美國海岸警衛隊要在印度洋設置基地後,有一個歐美國家以中國爲名頭進駐印度洋。

安格麗特·克拉姆普·卡倫鮑爾

針對德國防長的這一發言,目前最高興的就是印度了,印度方面甚至將其解讀爲德國“支持美日印澳四國反對中國”,認爲德國將加入美日印澳這個“亞洲版小北約”。

印度倒是很開心,沒意識到印度洋離自己

從中國的角度上來看,德國的這波操作就很奇怪了。因爲就在今年的新冠疫情期間,中國還爲德國抗擊疫情以及第一波疫情結束後的經濟恢復提供了幫助。嚴格地說,現在中德之間正好處於回暖期。那麼,德國爲什麼要在中德關係回暖時在印度洋針對中國呢?

德國需要藉助中國,提升自己在歐洲的影響力

隨着英國脫歐和俄羅斯在北約東擴政策下的步步後退,德國這幾年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在歐洲和北約內部的影響力,並且認爲自己是英國脫歐之後,歐洲上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可能是把法國踢出歐洲了)。

英國脫歐後德國有點飄了

但問題是,在中美等國GDP的對照下,德國的經濟情況雖然說還算不錯,但是還不夠亮眼。而歐洲現在總體局勢平穩,也沒有地方能夠用軍事手段彰顯德國的“硬實力”,那麼到熱點地區顯示自己的存在,就成爲德國認爲的一種好辦法。

目前中德合作程度還算比較高

而目前德國在經濟層面上和中國的合作還比較大,如果是直接派遣軍艦到南海找事情,會對目前的中德關係造成較大的影響。那麼,只有中國漁民的印度洋,自然是想搞事又實力不足的德國最好的選擇。

德國海軍目前實力也一般

而且,中國在印度洋上只有航運和漁業利益,沒有領海爭端。德國軍艦到達印度洋之後,其實什麼事情都不用做,純粹地擺擺樣子而已。

通過對中國“強硬”來表現自己對中國的重要性

這點很多人可能理解不了,但歐美人和我們的思路確實是不太一樣。對於歐美人來說,你來主動和我合作,不是因爲你人好,愛好和平,而是因爲我夠強,你需要我。所以,即使在中德合作程度提高的情況下,德國還要玩這種“亮刀子”的行爲,以此來彰顯自己對中國的重要性。

歐美國家大部分都這樣

德國的腦回路就是,“你要我不在印度洋爲難你,那你來求我啊,求我對你態度溫和點”。這種思路不是德國一家獨有,而是整個歐美國家常見的思路,他們通常只相信實力,其他統統不信,畢竟他們自己祖上有“強盜國家”的傳統。

來亞洲提升自己的歐洲地位

其次,目前美國正在印太地區,想拉着日本、澳大利亞、印度搞一個“亞洲版北約”。德國此時派遣軍艦常駐印度洋,一方面可以表明站位,向美國表示自己是美國這一邊的人,和中國合作只是單純的經濟合作。另一方面,也能夠通過增強自己在亞洲的影響力,來提升自己在歐洲的地位。

可問題是,中國不是尋常的中小國家,德國本身在5G問題上就一直在爲難中國,德國是什麼貨色,中國心裏很清楚,搞這種小把戲,除了噁心中國之外,對於中國並不能產生什麼實際上的傷害。

提升實力纔是根本

當然,個人是很反對什麼“用包容感化對手”這種屁話的。強盜哪裏懂得什麼叫感化?強盜只懂利益和槍炮,如果力量不能讓強盜屈服,只能證明我們還不夠強大而已,這點美國人早就幫我們證明了。

圖源網絡,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