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就是力量 , 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 ,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

年少時不懂歌詞的含義,只是每一次聽到這首歌時,內心不由自主產生一股豪情壯志。

長大後才明白,這首歌背後的故事和含義。

這是一首見證歷史的歌,同時也是一首時刻激勵我們前行的歌。

對於每個人來說,這首歌的含義都十分的獨特,重要。

時過境遷,雖然我們在成功時摔跤,但是我們亦在失敗中成長。

過去的那些悲痛早已不復存在,我們國家也在一步步變好,變強。

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榮耀和輝煌的背後都少不了一些人的付出。

首次進入太空的航天英雄楊利偉,便是其中一個。

在飛船帶着楊利偉回到地球時,不論是熒幕前的觀衆還是就地等候的工作人員都是一陣歡呼。

這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成功,同時也意味着中國太空事業向前邁了一大步。

大家都只顧着激動和自豪,卻不知道在飛船加速升空的過程中,楊利偉曾瀕死26秒。

這是之前訓練中完全沒有出現的情況,他一度以爲自己要交代在這裏了。

好在最後還是憑藉着自身強悍的身體素質,硬生生挺住了。

他不僅僅是一個人戰鬥,也是一個家庭在戰鬥,他的身後更有着無數羣衆的支持。

這次的成功,也讓楊利偉成爲了全民驕傲,名聲傳遍了大江南北。

不過在這輝煌的背後,他的家庭卻爲此承受了很多。

楊利偉2歲的女兒去世,妻子更是因此放棄自己的事業,全心照顧孩子和老人。

有舍必有得,反之亦是如此。

至於這中間的進退幾何,卻是誰也說不清楚的。

舍小家爲大家,這樣的精神並不是每個人都有。

在成爲大家的驕傲的同時,他的小家卻也因此疏忽。

作爲一名飛行員,楊利偉時刻都要進行大量的體能訓練以及實踐。

有時候還是封閉訓練,進去了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出來。

妻子張玉梅,在婚後便跟夫唱婦隨來到了北京工作。

但隨着楊利偉工作越來越忙,女兒的降生再加上年老的老人,家裏的事情越多越多。

最終張玉梅也只能離職,放棄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照顧家裏人。

可意外還是發生了,在女兒2歲時,突然生病了。

突如其來的病情,讓這個昔日鎮定自若的女人慌了神。

眼看着女兒被推進手術病房生死未卜,這種未知的感覺太過煎熬。

可是這個時候丈夫正在封閉訓練走不開。

她要一個人扛起所有的擔子。

然而結果也是不盡人意,女兒最終病逝了。

之後回家的楊利偉也得知了這個噩耗。

2年間,他沒有太多的時間和女兒相處,就連她的最後一面也沒有見到。

對於楊利偉來說,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經歷太過痛苦。

雖然後來夫妻倆又生下了一個兒子。

但是兒女的去世依舊是楊利偉揮之不去的痛。

每每觸及這道傷口,便痛徹心扉。

一邊是自己的小家,一邊是大家,不論哪一方都難以割捨。

也正是因爲有了楊利偉這些人的無私奉獻和付出,纔有了我們越來越好的今天。

難道他們就不愛自己的家庭嗎?不可能,只是他們選擇了犧牲小我,成就大我。

這也讓筆者不禁想起了作者冰心在《繁星 春水》中的那句話: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比你優秀的人還在努力,我們又怎麼好意思去虛度每一天呢?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可是慢慢的,我們卻丟失了這份初心。

在“誘惑”當中沉淪,變得讓自己都越來越陌生。

趁現在還來得及,珍惜當下,珍惜所有。

把生命這一塊被燒熱的鍛鐵淬出更耀眼的火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