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認識很久的朋友是一名幼教老師,最近一起喫飯的時候她聊起幼兒園的事,說今年開學的時候班上新來了一個小男孩,聽她媽媽說孩子有自閉症。

小男孩也就五歲,看起來和其他孩子差不多,但是他在幼兒園的時候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玩,也不喜歡滑滑梯跟蹺蹺板,最喜歡做的事是繞着操場的欄杆一個人轉圈圈,誰叫他也不理。

“這個孩子好像是有點不一樣,愣愣的。”

“這家也真可憐,攤上這麼個孩子,將來長大了怎麼辦啊?爹媽還能照顧他一輩子?”

朋友說幾乎每天都會聽到家長這樣議論。

她覺得即使這些父母已經盡心盡力在保護自己的孩子,甚至鼓起勇氣送孩子上幼兒園了,他們還是面臨着痛苦的煎熬——公開孩子是自閉症這件事,往往換來的不是別人的理解,而是更深的偏見和疏遠。

“肯定是家長沒有教育好啦,會賺錢有什麼用,孩子都這樣了。”

“你看他成天在那裏轉圈也不跟其他人玩,他不會突然發作吧?”

“讓我家孩子離他遠點,別等下被打了。”

自閉症是父母沒有教養好導致的、自閉症的孩子都有情緒問題、自閉症的孩子都有暴力傾向......

這些關於自閉症的誤解就像是一條無形的繩子,捆綁了孩子的一生,也牢牢捆住了一個家庭。

每一句冷嘲熱諷,每一個躲避的眼神都像是針尖紮在父母的心上,而他們的願望只是希望孩子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健康、快樂就足夠了......

之前有網友和我們分享過自己的親身感受:

“沒有任何一個媽媽願意說自己的孩子是自閉症患者。一旦孩子貼上自閉症的標籤,周圍人異樣的眼光,嘲諷歧視的語言,無疑是紮在心上的一把刀!

可是我孩子,語言表達有時不合時宜,就會造成別人的不理解和辱罵威脅甚至毆打!不得不讓我一遍又一遍的說:對不起,我孩子是自閉症。請你原諒他!能理解的人會諒解孩子的過錯,不能理解的人就狠懟我:自閉症了不起啊!自閉症就可以爲所欲爲啊!我不想多說什麼了,趕緊拉着孩子離開是非之地……”

她說,除了親近的家人,就只有跟幼兒園的老師說過孩子的情況,其他親戚朋友都不知道。其實真的很想尋求幫助,但無奈是有口難言,不想孩子以後都帶着這個標籤沒法做人......

02

其實,在知道那個小男孩是自閉症之後,我的朋友馬上就去諮詢了以前在學校的一位老師,因爲她就曾經帶過一個自閉症的孩子。

她說那時家長特意跑到學校說了自家孩子的事,希望老師在學校能多多關照。她還記得那個媽媽說了很多的“對不起”、“抱歉”和“麻煩您”。

那個孩子每天吵鬧、發脾氣,還喜歡打人,其他老師都拿他沒辦法,只有這個老師特別耐心,每次在他發脾氣的時候就抱着他,帶着他去辦公室一起聽音樂一起畫畫。

這樣不知道堅持了多久,那個孩子慢慢開始有了變化,至少每次想發脾氣的時候看見老師就會控制自己安靜下來。

有一天,那個孩子突然跑到辦公室送給那個老師一幅畫,畫上是一個大姐姐牽着一個小男孩的手,旁邊還用歪歪扭扭的字體寫着:祝老師每天幸福快樂。

那個老師一下就哭了,她說她教書這麼久,那是她最有成就感的一刻。

當我朋友說完這段話的時候,我看到她眼睛裏閃動着漂亮的光,她那時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帶好自己班上的小朋友,讓他也能驕傲地畢業,讓他媽媽也能爲自己的孩子感到自豪!

03

其實很多父母都將“孩子是自閉症”這個事實視爲自己難以啓齒的隱私,他們總是害怕那些來自別人的偏見以及不理解。

但偏見更多是來源於無知,因爲他們不瞭解自閉症,所以對於“自閉症”本身會有自己的主觀猜測。

也許我們以爲的偏見其實也來源於我們自身。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能夠融入這個社會,第一步也就是讓大家認識並接納他。

如果我們能夠真誠地向身邊的人坦言自己孩子的情況,或許在這條路上我們也會收穫很多的善意和幫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