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2》目前已經更新了5期,與節目相關的微博熱搜中,我們可以發現節目中的四位導演成了觀衆、媒體關注的焦點,而演員的曝光程度卻似乎有些不盡人意。

還記得上一季,李誠儒與郭敬明組激烈辯駁,甚至把郭敬明“送”上了奇葩說辯手的稱號。

這一季,“奇葩說辯手”似乎要易主了,從前五期來看,導演陳凱歌更爲合適。

李誠儒說,從《霸王別姬》之後陳凱歌的其他作品他都沒有看過了,因爲《霸王別姬》的成就實在是太高,陳凱歌聽了非常生氣,說對方是活在過去時代的人。

從客觀數據來看,李誠儒說得沒錯。

《霸王別姬》1993年上映,至今豆瓣評分高達9.6,此後的27年內,他只有一部《荊軻刺秦王》是達到了8.0分,從2000年至2020年的8部電影作品,全部低於8分。其中7分以下是6部,7.0—7.9分是2部。

2000年至2020年陳凱歌8部電影作品豆瓣評分

在《演員2》這個綜藝上,聽陳凱歌講戲是一種享受,但進入實戰環節則會發現,他呈現的作品普遍與大衆想法有出入,目前他執導的《誤殺》、《門徒》、《甄嬛傳》都不約而同受到了質疑,這是爲什麼呢?

結合他近20年的作品以及他在節目中的表現,我終於找到了癥結所在——脫離羣衆!

形式大於內容,陳凱歌懂不懂觀衆?

陳凱歌是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生在動盪時代的他,下過鄉,當過兵,經歷是十分豐富而寶貴的。

他的父親是中國第二代導演陳懷皚,當導演期間曾拍攝過《野豬林》、《楊門女將》等一大批戲曲電影。母親是一名高級編輯,對他要求很嚴格。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陳凱歌自然有較高的文學素養,同時對中國戲曲有深厚的感情。不論是早期的《黃土地》、《霸王別姬》,還是後期的《無極》、《趙氏孤兒》、《梅蘭芳》《妖貓傳》等,他的作品聚焦的都是個人與時代的關係,用個人的渺小探討人性的本質,用哲學的態度去挖掘生命的意義。

因此,在他的大多數電影裏,始終瀰漫着一種知識分子的情懷,不論是題材、臺詞,還是主題都是如此。

先從這次的綜藝《演員2》說起,他第一部呈現給觀衆的是《誤殺》,當倪虹潔飾演的母親將雙手放在胡杏兒飾演的拉韞身上的時候,影片戛然而止。

《演員請就位2》中的《誤殺》片段

這跟李誠儒老師點評《無極》時說的“形式大於內容”如出一轍。

看過印度原版或者陳沖電影原版的觀衆都會明白,拉韞是如此強勢不可理喻,儘管最後跟平平的母親敞開心扉,脫下警帽,最終也只是達成了理解,不可能是和解。

畢竟凌辱女兒與殺死兒子這兩個仇恨,也是不可能和解的。看完陳凱歌執導版本,兩位女演員的情緒起起落落,只會覺得不夠暢快,最後兩人莫名其妙和解了,更是讓觀衆如鯁在喉。

就像《無極》給人的觀感那樣,形式大於內容。

《無極》劇照

陳凱歌說它是中國第一部奇幻電影,其實是一個架空的魔幻故事,講的是一個關於哲學的形而上的故事。

電影上映於2005年,當年上映之後,吐槽之聲此起彼伏,尤以網友製作的視頻《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爲甚。

其實單從影片的立意來說是非常不錯的,由無極引出了承諾,引出了信任。

然而從影片整體角度來看,可以說是徹底的架空之作,這裏的感情抽象性使得故事沒有任何一點現實存在的痕跡,傳達的也不是中國的古典文化,而是憑空捏造出的“東方神話”,讓中國觀衆無所適從。

再加上內容薄弱,臺詞浮於表面,觀衆觀看的時候根本沒法代入演員的情境而產生共鳴,如今15年過去,豆瓣評分依然是他個人的最低分,僅有5.4分。

《妖貓傳》也是一樣的問題,佩服陳凱歌爲了這部片造出了一座城,在大唐盛景打開的時候我也看到了這轉瞬即逝的輝煌,可惜劇情在後半段探墓之後就直接崩壞。

《妖貓傳》影片前半部分白居易是第一主角,空海是第二主角,兩人一起透過重重迷霧尋找妖貓作祟的真相,然而後半部分主角轉而成爲了白鶴少年白龍。但是對白龍的角色描寫卻完全流於表面,只有貴妃最後的那一句“寄人籬下,反倒讓我對別人的一點一滴都想報答,你也一樣,對吧?”很難讓觀衆完全理解白龍的報復動機以及爲什麼對貴妃有如此深刻的感情。

或許該片也只能用一句話形容:美學驚豔,敘事不足。

所以故事說得不好,美術、畫面、服裝道具等再出彩也沒有用。

很多影評人在電影上映前都給出了超高的評價,我當時看完就懷疑自己的理解能力了。後來再看豆瓣,目前評分6.9,也算是真實水平的反應了。

所以,“形式大於內容”完全可以概括陳凱歌當前幾部電影面臨的問題,就是他本人很懂電影,也有很多東西想輸出給到觀衆,可是他並不懂觀衆,所以成品跟觀衆的理解有着很大的偏差。

“劇變”能手?

劇本是電影的靈魂,我查找了陳凱歌近20年的8部作品,其中7部他參與了編劇,而個人生涯巔峯的《霸王別姬》的編劇是蘆葦,陳凱歌未有參與,或許這就是癥結所在。

蘆葦本人甚至認爲,他的作品序列裏有兩個是凱歌本人沒有參與編劇的,一個是《黃土地》一個是《霸王別姬》,這兩個又是公認的他成就最高的兩部電影,這就顯得非常有趣了,連蘆葦自己也說,“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但是也沒有人去研究這個事。關於創作者的侷限性,電影畢竟是綜合藝術,在這個綜合藝術裏沒有全才。”

這也側面說明了,陳凱歌不適合擔任編劇。他作爲導演,在宏觀場面的把握以及整體佈局的掌控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一旦涉及編劇,很多問題就來了。除去《妖貓傳》,其實《我和我的祖國》中的《白晝流星》、以前的《趙氏孤兒》等都有很多邏輯漏洞,寫意是有了,但是吸引不了觀衆的共鳴。

《趙氏孤兒》

難怪有一個江湖傳言是這樣描述的:

陳凱歌的《邊走邊唱》上映,蘆葦和李碧華也當了觀衆。電影放映結束,現場叫好聲一片。蘆葦卻私下和李碧華說:“我是邊看邊想,想他到底要說啥,看完也沒想明白。”李碧華偷笑說:“我是邊看邊睡。”

看完這部電影,蘆葦做了一個結論:陳凱歌做導演可以,千萬不能讓他碰劇本。蘆葦說如果找他改編劇本,陳凱歌可以提意見,有問題可以商量着修改,但劇本一個字也不許碰。陳凱歌爽快答應,說:“那太好了,我省事了。”

這是陳凱歌的“老毛病”了,所有人到最後呈現一個極度理想化的狀態,努力拔高立意,邏輯卻一塌糊塗。

就像他這次執導的《誤殺》以及《甄嬛傳》,他始終非常固執地想去帶領觀衆去完成內心的昇華,可惜每次都以失敗告終。

《甄嬛傳》片段

所以說,陳凱歌的浪漫主義情懷太過於濃重了,需要很透徹去講故事的時候,他就不合適,所以他需要有蘆葦這種好的編劇來把關,並且最好是他自己不要參與,要不然他就會不自覺地把東西講得很玄乎。

儘管他在自己的電影作品中,在《演員2》三個劇目對演員的調教中真的是非常細緻了,比如在《誤殺》片段中,他要求楊志剛講臺詞要與眼神結合;要求倪虹潔要收起來演,要求胡杏兒對小演員更狠一點……這些都說明他對人物理解很透徹,但是隻要劇本有硬傷,一切真的無法挽救。

不願意接受批評,自我封閉

這幾期綜藝看下來,會發現陳凱歌的問題是十分玻璃心,他不願意去接受任何反對他的聲音,這或許是他固步自封的另一個原因。

比如李誠儒只是說自己因爲評價的原因沒有看《無極》,陳凱歌立馬坐不住了,說了一大堆的話語,說李誠儒老師是“梨園世家的子弟,兩眼一閉,搖頭晃腦就來了,他是生活和沉浸在過去時代中間的一位老藝人。”

說到老藝人時,還特意放慢了速度,並且放大了聲音。意思就表達得很明確了,意思就是李誠儒已經老了,觀念一直停留在過去,看不明白他如此超前的作品。

陳凱歌這整段話直接被一旁的趙薇定性爲“擠兌”,也連連跟上說“你可別這樣說我”。

而最新一期,孫千和陳宥維版本的《甄嬛傳》遭到了所有人的狠批,看完整個表演聽完所有點評以後的陳凱歌導演開始避重就輕,以表揚陳宥維來救場。

表揚陳宥維,並吐槽了現場觀衆爲什麼會發笑?這是對演員的一種傷害,同時義無反顧給了陳宥維A的評級。

實際上,這維護的是他自己罷了。

這些年來,《霸王別姬》一直是許多觀衆心中華語電影的最高峯,電影通過細緻入微的人物描寫,讓觀衆懂得並理解了程蝶衣的感情世界。

陳凱歌從程蝶衣的童年境遇開始描寫,一步步讓觀衆明白爲什麼他能將虞姬演得那麼出神入化,爲什麼他會對師哥有那樣的感情,正如段小樓所說“:你是不瘋魔不成活啊!”這也就是爲什麼程蝶衣最後會在跟師哥對戲的過程中真的拔劍自刎。

許多電影的片段依然牢牢地記在了我的心底。這部電影中,陳凱歌將自己的很多人生經驗、人生感悟以及對人性的思考放入了作品之中,體現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的生存狀態,從而探討人性以及個人在動盪時代中的渺小,最終鍛造了中國影史的一大經典。

《風月》

爲什麼其後他的作品都不能抵達《霸王別姬》的高度呢?或許放在整個大環境中來看,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得導演們紛紛轉型,但陳凱歌骨子裏的精英特徵,讓他無法很好地適應潮流,他所做的妥協,反而讓他的影片丟失了靈魂。

從他的個人作品特徵來看,其實他一直執着於將他的人生哲學和藝術追求融入自己的作品,他是一個極具人文情懷,富有哲學思辨的能力的導演。

然而電影是大衆的,是需要觀衆買單的,陳凱歌一直處理不好藝術與觀衆的關係,他的作品總是過於脫離羣衆。要麼十分離地晦澀如《風月》,要麼只追求商業沒有內核,如《無極》、《道士下山》。

目前,陳凱歌最新作品是將擔任抗美援朝航母級大製作《長津湖》總導演,希望這一次他能把控好作品,再次證明自己無愧於第五代導演領軍人物的稱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