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类了解不多的人,估计很难将旅游和白酒联系起来,更不要说白酒还能向旅游要市场了。但根据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规划设计院的了解,这一点并不难。

如果把白酒放大,从其轻工业这个性质来看,从其食品饮料行业这个角度来看,则白酒向旅游要市场成为必然。我们先来看几个行业经典案例。

经典案例

1

好时巧克力

美国好时镇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又名赫尔希镇,这里是世界上最甜蜜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巧克力的世界。每年好时镇的游客数量都超过300万,其中儿童占距离绝大多数,是美国家庭休闲旅游胜地。好时巧克力的工业旅游已经变成了一个小镇,这里有好时学校、创始人博物馆、好时电车之旅、好时乐园、好时巧克力世界等项目,好时镇就是围绕好时巧克力而生的。

按照300万游客算,这里的吃住行游娱购很容易让人小掏腰包大花钱,每个人在这里买巧克力的花费都是上百元,再加上娱乐和玩耍,每个人在好时镇的消费都是数百元,好时镇每年带动的是几十个亿的消费。旅游,成了好时巧克力最好的市场营销阵地,也成为销售的最佳渠道。

2

纳帕谷

美国的纳帕谷可谓声名在外,每年有无数的游客到这里开启葡萄酒朝圣之旅。这里开展旅游的酒庄也是数不胜数,通过对葡萄酒文化、工艺的展示,通过对酒庄辛勤劳作的提炼,通过各种跨界合作,纳帕谷一年接待游客300多万,成为酒庄销售的核心推手。

在中国很难买到美国的葡萄酒,除了美国是一个葡萄酒消费大国外,更多的是因为到这里旅游的300多万游客直接从酒庄把这些酒带走了,在不愁渠道的情况下,酒庄“出海”的意愿和需求降低,所以在外面就很难买到美国葡萄酒了。

3

台湾埔里酒厂

在台湾的十大最受欢迎的观光工厂里,埔里酒厂名列榜眼位置,这座酒厂还是台湾酿酒行业卓越代表,距今已有100年的历史,代表了台湾酿酒业辉煌的过去和繁荣的现在。

酒文化馆成立于1996年,馆内展示着中国历代的酒器、原住民酒文化、埔里酒厂产业发展史、 “公卖局” 的沿革等,也典藏了岁月与文化、历史与酒香,更成为全台最具代表性的酒文化园区;在一楼后方走廊的两侧展示着921震灾所摄的历史照片,还有播放着埔里酒厂的发展史及制酒过程的影片;在文化馆的出口有一座绍兴酒瓮飞瀑,这瓮酒是震灾唯一留下完整的酒瓮。

二楼设计有引君入瓮、酒瓮隧道等完整酒瓮的造景主题。在文化馆的出口有一座绍兴酒瓮飞瀑,该酒瓮是台湾1999年大地震留下的唯一一个完整的酒瓮。

酒文化馆的另一侧是酒厂商品特卖中心,里面的展示从酒到以点为主的各式各样点心、冰品都有;近年埔里酒厂也以绍兴酒研发出各式食品,有绍兴冰棒、绍兴米糕、绍兴卤味、绍兴茶叶蛋、不老蛋等深具特色。冰棒和酒蛋一年各为酒厂带来的收益都过亿。

白酒工业旅游现状

整体来看,目前中国白酒行业的工业旅游比较低迷,很难有年游客超过百万的,甚至五十万的都没有。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中国白酒头部企业基本都已开展工业旅游,比如茅台、洋河、泸州老窖、牛栏山、汾酒、劲牌等企业,都以企业文化展馆、开放部分生产工艺和提供小区域产品销售区为主,但整体来看,体验不足,基本靠企业输血维持生计,出彩之处并不多。

1. 缺乏创意,体验感不足

消费者从被动消费到主动消费需要一个理由,工业游恰好可以给予这种理由,但很多白酒企业并没有将工业旅游像对待酿酒生产一样花费心思来抓,单调乏味,与游客亲和程度不高,也没有考虑趣味性和参与性,游客不是傻瓜,受骗一次就不会上当第二次,而这对白酒工业旅游来说也是最致命的。

2. 低开发、低预期让白酒+旅游留之无用,弃之可惜!

白酒工业旅游本身并不复杂,但目前大多数白酒企业做起来往往却很“鸡肋”:生搬硬套,开发意识淡薄,新意不足我们经常说“抄思路不抄具体做法”,但多数白酒企业为了省时省力,往往对一些做的好的白酒工业旅游企业生搬硬套,别人有元代窖池,我们造一个;别人做醉酒屋,我们来一个;别人挖掘古历史文化,我们没有,杜撰一篇,差不多就行,没有游客会深究……种种这般,缺乏统一的建设思路,似是而非,自然也不会有太多的旅游价值和创收价值。

3. 缺乏深度开发及创收意识

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白酒工业旅游是副业,创造的价值与企业在大流通市场创造的价值相比是微乎其微。其开展工业旅游主要着眼点在于宣传企业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少了给游客以体验玩乐的内容,不重视产品直销,门票、纪念品销售及旅游配套服务等环节的直接旅游收入。

酒厂为什么不能卖酒窖模型?为什么不能卖特色酒器?白酒工业旅游本质上仍是旅游,旅游讲究“吃住行游购娱”,白酒工业旅游同样要遵循这个规律,比如,推出一些高附加值的旅游纪念产品、特色住宿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产生亲身去体验的愿望,让白酒工业旅游成为真正名利双收的创收产物。

4. 缺乏联合开发以及区域协调机制。

目前大多白酒工业游的企业都游离于企业或团体之间,缺乏稳定的客户流量,要想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企业之间必须联合起来将工业旅游的消息宣传出去,一家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如何将酒文化主题工业旅游与当地城市内其它旅游资源联动开发,实现于真正融合,扩大工业旅游的客源市场构成,这是每一个做白酒工业旅游的企业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白酒工业旅游需考虑的五个纬度

01

从旅游角度讲

白酒工业旅游要融入休闲、高科技元素,并用情怀来讲好工业的故事,构建一个“可观(景观)、可玩(参与)、可学(知识)、可购(购物)、可闲(休闲)”的工业旅游运营生态,不能把工业厂区的旅游做成传统的参观型博物馆。而要将工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通过对工业遗产、工业流程、工业环境进行旅游化、体验式改造,来吸引旅游者进行旅游的活动。

02

从文旅融合角度讲

游客对差异性更感兴趣。怎样将白酒工业旅游通过历史记忆与现代需求通过载体产生共鸣,是目前的首要任务。简单来说,就是怎样将工业遗址记忆转变为现代人需要的工业旅游产品。比如:业态。业态和文化一定要紧密相连,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和白酒主题文化相契合。发展白酒工业旅游,工业是基础,文化是内涵,旅游是传承的载体和方式,三者缺一不可。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才能让工业旅游走得更远。

03

从市场角度讲

白酒工业旅游既要连接市场,还要对接市场、引导市场。挖掘工业旅游资源和内容是一方面,如何推动工业旅游大众化、市场化也是主要问题之一。白酒工业旅游可以结合乡村游、生态游、休闲游,结合周边区域旅游项目,形成专业的旅游线路和集群。要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搭建起具有更大规模、更有影响的工业旅游平台。

04

从人才角度讲

工业与旅游,有着不同的行业特性,让做工业的人来做旅游,容易走偏。一方面可尝试引入具有成功经验的外部团队,另一方面则应重视培育本土力量,引导产、学、研有机结合,支持高校、企业联合培养工业旅游专业人才,鼓励工业旅游的旅游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

05

从建筑角度讲

工业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建筑设计,但现代工业厂房的外观不及之前,从设计师角度来看,我们依托于工业遗址做旅游,一定要建立在本能需求上,第一、保护它原有的灵魂,第二、创造美好的空间。

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规划设计院认为,白酒工业旅游要想吸引人,就得做足体验功夫,要植根文化,跨界学习,从而更好的以游客为中心,打造游客喜爱、满足企业需求的旅游项目,让游客主动掏腰包、变成活广告,成为企业的宣传大使和忠诚客户。而游客自身对品牌的认知和体验需求也得到了满足,这样才能带来多方共赢的局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