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命運與共。在一線“戰疫”集結號吹響的同時,“彈藥”的及時補給,成爲打贏這場攻堅戰的重中之重。

面對巨大的物資運輸需求,貨運司機們選擇了逆行馳援,義無反顧。

逆行者李師傅:我想出一份自己能出的力

大年初二,貨車司機李師傅所在的村子已經開始封閉,禁止外人進出。中午,他在平臺上看到一條訂單,有一批救援物資着急從江蘇阜寧送往湖北孝感。他想着阜寧離家只有兩百多公里,便接了訂單,準備出發。

妻子得知他要出車,並不同意。他只能寬慰妻子,“湖北疫情這麼嚴重,咱們經濟上不寬裕,沒能力捐款。但是咱會開車,能出點力,也安心。”李師傅說自己是硬着頭皮出門,家人不同意,他也挺難受。

初二喫過午飯後,李師傅便告別家人,獨自駕車前往阜寧縣。要運送的貨物是5噸消毒液,是基金會募集的援助物資。裝完貨他便開車趕往湖北。

當一些人正在想辦法“逃離”武漢和湖北的時候,貨車司機李師傅成爲了一名逆行者,運着一車救援物資,前往湖北。他說“疫情這麼嚴重,我想一車物資可以爲不少人帶去保護,非常值得。”

95後顧師傅:知道是疫區,沒啥後悔的

大年初三晚,顧師傅在平臺接了一單生意,需要將一批口罩從湖州運到武漢。

往返1400公里的路程雖不算長,但要進入疫區,家人們擔心他的安全,通通反對。最後,他還是說服家人,接下訂單。

他知道這批口罩對武漢來說非常重要,當地的民衆急需這批物資。家人雖然同意了,但妻子不放心他一個人,堅持要和他一起,於是兩人連夜啓程,開始了農曆新年後的第一單。顧師傅堅定的說:“我知道武漢是疫區,回來還隔離了,但我沒什麼後悔的。”

“四進”疫區趙師傅:作爲貨運司機,我能做的就這麼多

趙師傅來自陝西,今年春節他原本聯繫好一車海鮮去成都,不曾想因爲疫情禁運,訂單被取消了。大年初五,他在平臺看到一單從廣東佛山到武漢的貨物,爲火神山醫院運送手術室和ICU的專用空調,趙師傅想也沒想就接了單。

知道武漢醫用物資緊缺,趙師傅開着9.6米長的貨車不敢多作停留,飛馳了16個小時,行駛了1000多公里到達武漢,中間只喫了一頓飯。

這是他第一次去武漢,因爲走得急,當時他手邊唯一的口罩還是裝貨時物流工廠給的。讓他感動的是,“在湖南加油時,加油站工作人員聽說我是給疫區運送醫用物資,毫不猶豫地把他們自己的口罩勻了幾個給我遞了過來。”

武漢街頭,也會有戴着口罩的市民給他比“加油”的手勢,“我知道自己是在和時間賽跑”,趙師傅說。

後面他又接連運了三單到湖北的貨。四次挺進疫區運送物資,趙師傅還是那句話“去之前好的壞的都想過,但作爲貨運司機,我能做的也就這麼多。”

在危險面前,在其餘人避而遠之的時候,是貨運司機用發動機的怒吼與滾滾車輪,爲疫區人民輸送了必要的物資,爭取到了時間,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