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生也是颠沛流离,由于得罪了权贵,以至于他经常遭受了别人的打压和排挤,一度被贬到外,尤其是晚年还被贬龙标(湖南黔阳),这件事情对他打击很大。一位已经垂垂老矣的诗人,当他面对人生的苦难,还有未来的生活时,内心是充满了忧愁,那种苦闷别人是难以理解,也只有自己独自去默默承受。

龙标在当时属于偏远之地,交通不便可谓是穷山恶水,去到那样的地方生活,也就意味着此生或许再也难以回到长安,所以一路上五味杂陈,面对人生的困境,还有生活中所遭受的不公,王昌龄心灰意冷。其实像他那样有才华的人,原本是应该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去为天下的黎民百姓谋求幸福,可是由于他被被排挤,还被贬到了外地,连生活都成为了问题,这怎能不让诗人伤感。

一路上王昌龄悲痛万分,期间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只要遇到陌生人,王昌龄都会停下来与之交谈,毕竟诗人太过于痛苦,也太过于孤独了,为此当他遇到了一位流浪艺人,听了一首肝肠寸断的凄美音乐后,还写下了平生最凄美的一首诗《听流人水调子》,在这首诗中他用最悲痛的笔触,写下了对于人生的感悟,还有当时所面对的人生困境,整首诗写得很巧妙,每一句都充满了忧愁,但是却并没有出现一个“愁”字。

《听流人水调子》唐代:王昌龄孤舟微月对枫林,吩咐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这首诗创作的时间是公元748年(天宝七年),王昌龄时年51岁,原本只是一些很小的事情,可是被人大做文章,导致王昌龄被贬龙标。唐朝很多的诗人都被贬过,我常常和朋友谈起唐诗时,坚持认为一部《全唐诗》,就是一部苦难史,也是一部青春史,正是由于诗人在生活中受尽了折磨,最终把那些痛苦化为了文字,成为了那些凄美的感人之作。

忧愁的人让人心痛,而王昌龄就是忧愁之人,他原本天赋异禀,有着过人的才华,可是一辈子郁郁寡欢,并没有被重用,还时常被贬,晚上被贬龙标,后来又由于爆发了安史之乱,他经由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害,无非就是嫉妒王昌龄的才华,着实是让人惋惜,一位优秀的诗人就此烟消云散。

那在这首《听流人水调子》一首诗中,他把那路途中的孤独,还有悲痛之苦,全部写进了作品中,从而使得这首诗处处充满了忧愁,每一句都感人至深;夜晚天上只有一轮弯月,江面上有叶扁舟,两岸是黑黢黢的枫树林,突然传来了凄美的音乐,一位流浪艺人正在演唱感人的歌曲,他非常的孤独,也非常的伤感,所有的忧愁都倾注在了音乐里,听到这种凄美的音乐,也让我感慨万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最后这两句写得就更加的伤感,由于听到了那种孤独的音乐,让王昌龄悲痛万分,引起了他的共鸣;那音乐就像是秋天的雨飘飘洒洒,好像永远也不愿意停下来,在整个山间弥漫开来。但这个时候弦突然断了,这是由于艺人思念之极,哀伤之极,以至于沉醉在了音乐中,这个时候看地去,弹琴的艺人早已是泪流满面。

王昌龄是边塞诗人,作品大多描写边塞的风光,还有残酷的战争,可是在这首《听流人水调子》中,却是写出了另一种风格,整首诗凄美感人,每一句都充满了忧愁,有着一种淡淡的忧伤,这正是由于诗人和流浪艺人一样,内心悲苦思念起了远方的故乡,所以听到音乐后让他伤心欲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