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文史作家袁載譽,點擊上方“關注”,每天爲您分享最有料的歷史乾貨,私信我回複數字“01”,分享給您我珍藏的1000G歷史文獻資料,包括老照片、歷史文獻等。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47艘英國戰艦,攜帶着4000人陸軍,在海軍少將喬治·懿律的帶領下,殺向了亞洲最古老的帝國—中國。

此時中國正經歷大清朝,道光皇帝當家,滿漢蒙三族權貴同朝議政。由於中國此時已經稱霸亞洲百年,安逸的生活,讓中國整個統治階級,在此刻全然不知暴風雨即將來臨,更不知這場暴雨,會改變整個中國的走向。

英國人來之前,中國在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均傲視亞洲。被亞洲多國,常年稱爲天朝上國的“中國”,並不是紙老虎,那時的中國是農耕文明的巔峯,老百姓過得最好,武力又是最強。

“轟!轟!轟!”

英國的火炮聲,讓此時的道光皇帝,不得不低下頭顱看看遠方,1股強大的力量向他襲來。但久坐巔峯的他,並沒有在意,瞅瞅了,又開始自我麻醉。他依舊認爲,英國只不過是力氣比較大的蠻夷而已。

英國大規模使用火器,在我們現代人的眼中看,是中國全面落後的標誌,道光皇帝連這都看不出來,肯定是愚蠢至極。

圖注:道光皇帝

但道光到時的認知,可能真的不能讓他做出這樣的判斷。大規模使用火器這點,當時的清朝軍隊其實也是做到的。根據文史學者呂小鮮的研究,他認爲道光時期,中國軍隊的冷熱兵器的比例,已經到達了5:5。火槍作戰在中國也是常態,在沒有正式較量的情況下,真的很難體現出差距。

與此同時歷史上,女真族搭配蒙古人的騎兵,曾經完克了當時大規模裝備熱兵器的明朝軍隊。所以從歷史、從現實來看,道光皇帝始終並不認爲,中國比英國差。

同時久坐天朝上國之主的驕傲,還讓道光錯誤認爲自己的帝國疆域遼闊、地大物博,跟不知從哪裏冒出來的英國相比,依舊是絕對的壓制。英國人要打仗,僅僅是受欺負了,找自己評理而已,自己沒有,錯在下面人,作爲皇帝的他依舊是“英明神武”。

這點從道光跟英國人作戰後,立馬把禁菸的林則徐罷官看,表現的淋淋盡致。1840年8月,英國軍方交給道光一封文件,大概意思就是說,英國的臣民在中國做事,被中國的官員給欺負了,所以派遣軍艦找皇帝討說法。

圖注:道光皇帝劇照

對於英國人的討說法,道光皇帝很是“大度”的回覆“自己對帝國居民和海外番國之民,一直是一視同仁,外番之民,若有冤屈,一定會嚴懲不殆,目前已經派遣官員調查此事,爲英國主持公道”。

由此可見,當時的道光皇帝,是把英國人發動戰爭的藉口,當真理由了。事實中道光真的派遣大臣去廣州調查,林則徐也被第一時間問罪。此時的道光皇帝,錯誤地認爲,自己懲罰了當事人,就可以結束爭端。

不過道光這個做法,若是對低中國一等姿勢出現的番國來說,可能是很有用的,因爲對方不敢得罪中國,在拿到臺階後,也就息事寧人了。

但是這次來的是英國,19世紀的世界海洋霸主,它可不認爲低中國一等,它把中國當作跟自己一樣的國家,它們二者的衝突,不是中國“施捨”就好。它需要中國付出代價。

最後攜帶工業發展成果的英國,成功擊潰了農耕文明的頂峯中國,中國簽署了近代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圖注:鴉片戰爭現場

道光皇帝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想到的不是禦敵千里,而是根據歷史經驗,輕易判斷自己可以碾壓對方,以“施捨”的心態應對,從今天的角度來說,可謂是笑話到了極致。

在集權、專制的古代,皇帝的笑話,往往是我們這個國家整體的態度。中國即在道光皇帝的無知中,開啓了自己屈辱的近代史。

作者:袁載譽,文史作家,著有《互聯網簡史》,專注科普歷史知識,分享公版史料,傳播人類瑰寶。關注並私信我回複數字“01”,分享給您我珍藏的1000G歷史文獻資料,包括老照片、歷史文獻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