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是菜農普遍栽培的夏季蔬菜之一,也是大棚蔬菜種植中常見的品種,更是人們餐桌上愛喫的蔬菜。由於許多種植戶常年單一重茬粗放種植,導致溫室大棚茄子根腐病發生嚴重,茄子根腐病迅速蔓延,發病率高達30%-40%,茄子減產嚴重,給廣大種植戶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茄子根腐病的主要症狀

一般在早春定植後開始發病,剛開始發病的時候,白天葉片萎蔫,早晚均能夠復原,反覆幾天後,葉片開始變黃乾枯;同時根部和根基部表皮呈現褐色,初生根或支根表皮變褐,皮層遭到破壞或者腐爛,毛細根腐爛,導致植株養分供應不足;下部葉片迅速向上變黃萎蔫脫落,繼而根部和根基部表皮呈現褐色,根系嚴重腐爛,有土或無土栽培時,均有發生,葉片上亦無明顯病斑,最後植株枯萎而死。

茄子根腐病的發生規律

茄子根腐病是由半知菌亞門的腐皮鐮孢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原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逐漸成爲土中的一種習居菌,屬於頑固的土傳病害。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厚垣孢子或者菌核在土壤以及病殘體上越冬。病菌可以在田間傳播,主要依靠雨水、灌溉水以及帶菌的糞肥、人畜活動傳播。每年的4月份以後,隨着氣溫不斷升高,雨水增加,大棚內高溫高溼的種植環境,連作地、低窪地、黏土地以及因長期施用化學肥料導致鹽漬化的土壤,都有利於茄子根腐病的暴發與流行。

茄子根腐病的防治措施

(1)起高壟:起高壟是指壟高在20釐米以上,如果土地不平整或者土地偏長的情況下,壟高還可以適當增加。土地很不平整的,可以採用分段澆水的辦法,沙壤土壟面可適當低一些,總之呢,壟的高度以澆水時水面離壟頂垂直距離在5釐米左右爲宜,嚴禁淹沒壟頂。如果壟已起好,壟面無法抬高,就可以採用築壟臺的辦法,保證苗子下面土臺加高,防止澆水時淹沒苗子基部,誘發根腐病的發生。

(2)淺栽:我們在栽苗時,嚴禁栽深,並把苗子栽在壟頂或者在壟頂上築起的土臺上,栽植深度以營養土塊與壟頂相齊或略低爲宜。幼苗栽植後,上面覆蓋厚1釐米左右的細土,把營養土塊埋嚴即可,避免發生莖基腐等病害。

(3)澆小水:在茄子整個栽培期間,都不要澆大水,更不能淹沒壟頂,前期以早晨早澆爲宜,到了中後期,夜間能通風時,可在下午5點以後澆水,儘量避免在陽光較強的上午、下午 之間澆水,以防傷害植株根系。

(4)化學防治:一平米苗牀撒施95%噁霜靈晶體1克加細土500克預防;在定植之前,在定植穴內撒入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預防;定植完成以後,在發病初期可選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600-1000倍液、77%可殺得可溼性微粒劑500-800倍液、95%噁黴靈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或澆灌防治,間隔7-10天防治1次,連續防治2-3次即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