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是在西葫蘆上發生最普遍、也是最爲嚴重的病害之一,屬於比較難防、難治的一種植物病害。對於發病田塊來說,一般減產20%-40%,危害嚴重者可減產60%以上,甚至出現絕產情況。病毒病會使西葫蘆品質下降,風味降低,影響到外觀品質,是西葫蘆種植中的一大障礙。

西葫蘆病毒病的爲害症狀

通常症狀表現爲花葉、皺縮以及混合3種類型,其中以花葉型爲主。花葉型在西葫蘆、黃瓜、絲瓜上比較常見,葉片上出現黃綠不勻的斑駁,發病早的會引起全株萎蔫。皺縮型在黃瓜、南瓜上常見,新葉沿葉脈出現濃綠色隆起皺紋或葉片變小,出現蕨葉、裂片,果面上出現花斑或產生凹凸不平的瘤狀物,果實多爲畸形,病情嚴重時病株枯死。混合型表現爲花葉、皺縮兩種病症兼而有之。

西葫蘆病毒病的發病規律

本病主要由小西葫蘆花葉病毒、黃瓜花葉病毒、甜瓜花葉病毒以及南瓜花葉病毒等侵染引起的,病毒可在保護地瓜類、茄果類、菠菜、芹菜等多種蔬菜和雜草寄主上越冬,不同品種的抗病性有差異,苗期容易感染,到了生長中後期,進入發病高峯期。高溫乾旱、日照強、管理粗放、缺肥少水、蚜蟲數量多,西葫蘆病毒病則發生嚴重。

西葫蘆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1)種子處理:西葫蘆種子要在播種前經過消毒和催芽處理,以防止種子本身帶毒,成爲初侵染源,具體操作過程如下:首先將種子放入清水中浸泡15-20分鐘後,加入磷酸三鈉溶液浸泡5分鐘,然後再用清水將種子沖洗乾淨並晾乾,放在滅過菌的溼布上,經過一段時間後,種子就能夠冒出小芽。

(2)選用抗病品種:種植抗病性強的西葫蘆品種是防治病毒病的最有效方法,只有提高植株本身抗性,病毒病造成的損失纔會較輕。目前看來,市面上流通的抗病性較強的品種有早玉、金珊瑚、碧玉、冬玉等。

(3)及早防治蚜蟲:我們應該特別加強對苗期蚜蟲的防治,最好採用防蟲網全程覆蓋方式育苗,也可以抓住瓜類出苗前這一關鍵時期,用藥劑防治田間和地塊周圍雜草上的蚜蟲、灰飛蝨、白粉蝨。在西葫蘆出苗後,我們還要繼續噴藥,用無害生物農藥殺滅蚜蟲,以便有效減少蚜蟲傳染。

(4)栽培防病:我們要適時提早播種,提早定植,避開蚜蟲及高溫等發病盛期。另外呢,施足基肥,適時追肥,前期要加強中耕,促進植株根系發育,氮、磷、鉀肥料配合施用,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避免出現早衰。

(5)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可以用1.5%植病靈乳油800-1000倍液、20%病毒A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間隔7-10天用藥1次,連續防治3-5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