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帝王詩,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劉邦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首詩既淺顯易懂又充滿豪放之氣,如果沒有足夠的胸襟,卻是難寫出。

實際上除了劉邦,皇帝們還是比較愛寫詩的,比如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多的就是乾隆皇帝,據不完全統計他寫的詩也有四萬三千多首。

由於地位的不同,所以帝王詩一般都自帶霸氣,如漢武帝《秋風辭》:“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曹操的《氣出唱》:“駕六龍,乘風而行。行四海,路下之八邦”;曹丕的《秋胡行》:“堯任舜禹,當復何爲。百獸率舞,鳳凰來儀”。

帝王們的詩除了一個比霸氣,由於出身階層問題,也出現了一個比一個土氣的現象。

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是著名的行伍出身的帝王,由於常年的軍旅生涯,所以他對於文學並沒有太深入的造詣,這也就是後來他十分喜愛讀書人的原因。

趙匡胤平生流傳下來的詩只有一首半:

日詩

欲出未出光辣達,千山萬山如火發。

須臾走向天上來,逐卻殘星趕卻月。

殘句

未離海底千山黑,纔到天中萬國明。

這一首半詩雖然意思淺顯,但處處張揚着帝王氣魄,當然,也比劉邦的詩還要更“土”一些。“可見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所言不虛。

朱元璋

在中國古代400多帝王中,明太祖朱元璋出身算是最低微的了,他做過和尚、乞丐,這樣“根紅苗正連種過地、當過混混的劉邦、劉裕都比不了。

著名的《雞叫》詩就不贅述了,還有《廬山詩》如下:

廬山竹影幾千秋,雲鎖高峯水自流。

萬里長江飄玉帶,一輪明月滾金球。

雜錄

看了上面一個比一個霸氣,又一個比一個土的詩,大家認爲結束了麼?沒有,真正自成一家,霸氣兼地氣毫無違和感雜糅一起的詩當屬下面這首,由於特殊原因,只錄幾句如下:

不見前年秋月朗,訂了三家條約。

還有喫的,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

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

大氣磅礴兼通俗易懂,恐無人能出此詩之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