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門到熱門,冷鏈物流一時間走入大衆視野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以及“海鮮市場”、“三文魚”等詞彙的頻繁出現,讓“冷鏈”一詞獲得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冷鏈物流一時間走入大衆視野。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已達3780億元,2020年將達到4850億元。

冷鏈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 一般指冷藏冷凍類食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於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它是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製冷技術的發展而建立起來的,是以冷凍工藝學爲基礎、以製冷技術爲手段的低溫物流過程。

冷鏈物流的適用範圍包括:初級農產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產品、花卉產品。加工食品:速凍食品、禽、肉、水產等包裝熟食、冰淇淋和奶製品,巧克力;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藥品。它比一般常溫物流系統的要求更高、更復雜,建設投資也要大很多,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

“新冠疫情”的爆發推動消費者對生鮮產品及無接觸商品配送的需求激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加大對活禽交易的限制,再加上政府部門對冷鏈物流發展的高度重視,冷鏈物流經歷了十年平穩發展之後,在2020年,迎來了它的黃金爆發期。

單贏到多贏,冷鏈物流在交流中成長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事故頻發,冷鏈物流可在保證食物營養和味道的前提下,有效提高食品的保鮮能力以及存儲期限,爲大衆提供安全、有品質的食品,這極大改變了人們對鮮活產品消費的觀念,加大了對冷凍、冰鮮禽肉食品的需求。

完整的冷鏈物流可從養殖管理、屠宰加工到肉製品的運輸,實現全產業鏈的監督和控制,儘可能地保證貨品的品質。這樣的模式也有利於根據市場的反饋,及時調整投入數量,緩解市場壓力,更重要的是,冷鏈物流的普及推廣可爲農產品市場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受運輸條件的限制和信息閉塞等影響,每年會有大量的水果、蔬菜在銷售前腐爛變質,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浪費。如能在農產品運輸過程中引入一站式冷鏈物流服務,或可最大限度減少果蔬運輸過程中的損耗,帶動農產品經濟的發展。

疫情期間,衆多生鮮電商平臺湧現,月活用戶數量成倍遞增,其中不乏衆多試圖通過新渠道開拓新市場的農產品生產者,而冷鏈物流是這一渠道能夠打通的關鍵環節。新型電商與冷鏈物流的配合,將爲搞活農村經濟,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做出重要貢獻。

農產品佔據着很大的市場份額,若能建立相應的冷鏈運輸網絡,將會收穫十分可觀的效益。當然,這對冷鏈物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時效性、組織協調性、能耗成本等都需要考慮在內,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也是機遇。

小而散到大而全,仍需加倍努力

隨着冷鏈物流行業的崛起,越來越多的企業湧入這一市場,一大批冷鏈物流品牌出現,但由於冷鏈物流是一項投資巨大、回收期長的龐大的系統工程,一些企業選擇與社會性專業物流企業結盟,一些則選擇僅僅服務某一個區域。由此,衆多小而散的企業構成了冷鏈物流行業的全貌,而這樣的結構卻不利於冷鏈物流的長遠發展。

可以說,目前國內的冷鏈仍然是割裂的,國家密集政策的出臺,就是要打造一個完整的全國性冷鏈物流網絡。無論是從節約運營成本,提升經濟效益,還是從改善交通運輸,緩解環境壓力的角度,大而全的冷鏈物流體系都是大有裨益的。

從整個冷鏈物流的產業鏈來看,冷鏈物流的上游包括:冷藏車製造、冷庫建設和冷機等設備製造等環節;冷鏈物流的中游包括運輸環節(包括幹線運輸和配送)、倉儲環節(包括倉儲費用和裝卸費用等)和其他環節(包裝、分揀、貼標等增值服務);冷鏈物流的下游應用包括食品行業、醫藥行業、化工行業和花卉行業。

從建設完整的全國性冷鏈倉儲生產網絡開始,再到後端的冷鏈運輸、銷售的市場整合,層層推進,完整的冷鏈物流網絡將會穩步推進。屆時,冷鏈產業物流環境將會有一個整體提升,社會品質也將隨之發生質的飛躍。

結語

目前我國的冷鏈物流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信息化、自動化水平仍待提升。但路雖坎坷,機不可失,今年需求的爆發是冷鏈物流升級改造的絕佳時刻,最好的發展時機就在當下。

但仍需注意的是,冷鏈物流事關食品安全、生命安全,對其監管仍需慎之又慎。

(文/朝露)

相關文章